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天乐·蝉

元代仇远

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离情正苦。甚懒拂笺,倦拈琴谱。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返照夕阳,萧条门巷,地僻城荒;蝉鸣声凄清幽怨,从树上传出,使人秋意顿生。清秋时节,露冷风寒,可是她仍然穿着极薄的“绡衣”。呆立枝头,独自忍受着寒冷和空寂的煎熬。形容枯槁还要去饮风啜露,有谁能堪?只要尚有残声,不论何时何地,哀痛于心的蝉,不停地将心中的哀伤倾诉。悲鸣不能自已,痛苦又何堪。
齐宫已成过往云烟,但古老的故事仍不时地在人们的脑子里闪现,被人谈起。雨后空山,烟月古柳,又何处可觅踪迹。宋陵已毁,故国不堪回首,痛彻肺肝!拂冰笺、拈琴谱只能睹物思故。深秋时节霜风凄紧,红叶铺满地,倩影杳然,只好寻觅秋蝉亡去前脱下的外壳,以寄托自己深长的情思。

赏析

  仇远也是由宋入元时人。王沂孙曾有同调同题的词,影射杨琏真伽盗窃南宋帝后陵寝的暴行。仇远这首词和其风格极为相近,也是借咏蝉寄寓了深沉的家国之思,身世之痛。

  “夕阳门巷荒城曲”:返照夕阳,萧条门巷,地僻城荒,渲染了悲凉气氛。接着把笔触转向吟咏的主体秋蝉。“清音早鸣秋树”:蝉鸣声凄清幽怨,从树上传出,使人秋意顿生。“早鸣”二字意谓有倾诉不尽的愁苦。薄剪绡衣改用拟人手法摹绘其身姿:清秋时节,露冷风寒,可是她仍然穿着极薄的“绡衣”。呆立枝头,独自忍受着寒冷和空寂的煎熬。“凉生鬓影”是示现通体皆寒的形象。时令的转换和环境的变迁使其痛苦异常。这里把秋蝉喻薄命美人,以抒发自己身世没落的悲哀。“独饮天边风露”写蝉境况之窘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87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题南陂

唐代钱起

家住凤城南,门临古陂曲。时怜上林雁,半入池塘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游竹林寺

唐代王翰

碑石千年记李唐,高僧神异更张皇。山间木润龙腾气,林际灯明佛放光。

金舌有人传正印,石头无客问空王。我来暂借禅床坐,闲漱清泉净水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高邮射阳湖

元代萨都剌

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逢永水松

明代陈子壮

此物宜乡国,寒泉不待盟。蟠生即涧底,天籁信涛声。

风雨龙鳞见,阴森鱼甲明。抱香知可爱,岂是众人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陈佥宪族谱二首 其二

明代薛瑄

蛟川乔木绿成围,诗礼传家古亦稀。插架牙签充栋宇,分行兰竹秀庭闱。

清门接踵双黄榜,乌府连声两绣衣。积德由来应未已,伫看谱牒旋增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情诗其二十四

清代仓央嘉措

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
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杨秘书新居

唐代张籍

爱闲不向争名地,宅在街西最静坊。
卷里诗过一千首,白头新受秘书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叹

清代林占梅

寇起萑苻叹蔓延,即今海甸尽骚然。征途处处生荆棘,战地家家废陌阡。

浪巨农曾空菽粟,兵多灶又起风烟。堪嗟百里膏腴地,数载纷纷尽变迁。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