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南阳

唐代韩愈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
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孰忍生以戚,吾其寄馀龄。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武夷山会杜聘君 其二

元代卢琦

我识杜青碧,深居武夷山。采药紫芝岭,行歌白云间。

天梯遥可蹑,月户高可攀。天子召不起,道人閒往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万安道中

明代祝允明

历历长亭过眼频,浮家一舸日随身。江山不苦南征客,星斗应怜北望人。

剑匣只依书裹住,酒杯全亚药炉亲。床头历日閒拈看,一岁无端半已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云南龙佥事致仕回桂林

明代陈琏

桂林古名郡,风俗殊不薄。人才接武兴,往往多卓荦。

洪武壬申冬,我忝持教铎。君在诸生中,有如鸡群鹤。

不惟工词藻,素履复端恪。一朝试棘闱,丹桂喜高擢。

犹珠方离渊,如玉才出璞。文采光烨然,万目争骇愕。

春闱不得志,鼓箧游太学。蜚英六馆中,才识愈弘博。

发轫为府推,能声已昭灼。及为绣衣使,风采动台阁。

亦尝按属郡,霜威撼山岳。廉名彻宸聪,陟官承宠渥。

初佥浙江宪,到处询民瘼。绳纠在愆缪,激扬别清浊。

调官至滇南,岂惮路绵邈。为政务抚绥,不专事击搏。

远人获安堵,终岁乐耕凿。往来仕途中,邂逅情如昨。

炊粳共朝餐,剪韭供夜酌。追思旧游者,晨星已落落。

君近北京来,一见即欣跃。谓言遂悬车,琴书载归橐。

此别会何时,使我怀抱恶。乡关行在望,尧山见磅礴。

家人候锦还,日日占喜鹊。功名今已遂,归去有馀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托钵佛山 其一

明代释今无

僧贫思仗钵,歛虑向人间。窄路人争过,嚣声我独閒。

袖藏曾熟面,门掩尽愁颜。舍卫城当日,如何便返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印月潭讲师

明代袁华

梓树峰头日色冥,杖藜徐步过岩扃。道腴已味中边蜜,心定能驯大小青。

阴合竹窗云散漫,声来草阁雨淋泠。也知丘壑因人胜,未必山川自有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游宫

清代顾贞观

雨雪空山滋味。休认作、行云一例。枯木寒藤聊暂倚。

愿他生,得相逢,欢喜地。

折取青莲比。怕幻出、并头根蒂。稽首皈依持准提。

玉泠寒,早香焦,人静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晚

宋代郑刚中

寒鸡不饱亦知鸣,布被堆中又五更。
唤此枕边烟浪梦,杂然风外鼓钟声。
花笼宿雾方冲湿,窗识朝阳已弄明。
盥濯是身无始业,一炉香火向三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次山赠别

宋代胡寅

牧养惟闻政失中,茇棠深愧召南风。却归旧隐三家市,回望耆儒一亩宫。

蕙帐我今寻怨鹤,蘋洲君复送惊鸿。别怀不得同杯酒,西柄居然挹大东。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