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桂林古名郡,风俗殊不薄。人才接武兴,往往多卓荦。
洪武壬申冬,我忝持教铎。君在诸生中,有如鸡群鹤。
不惟工词藻,素履复端恪。一朝试棘闱,丹桂喜高擢。
犹珠方离渊,如玉才出璞。文采光烨然,万目争骇愕。
春闱不得志,鼓箧游太学。蜚英六馆中,才识愈弘博。
发轫为府推,能声已昭灼。及为绣衣使,风采动台阁。
亦尝按属郡,霜威撼山岳。廉名彻宸聪,陟官承宠渥。
初佥浙江宪,到处询民瘼。绳纠在愆缪,激扬别清浊。
调官至滇南,岂惮路绵邈。为政务抚绥,不专事击搏。
远人获安堵,终岁乐耕凿。往来仕途中,邂逅情如昨。
炊粳共朝餐,剪韭供夜酌。追思旧游者,晨星已落落。
君近北京来,一见即欣跃。谓言遂悬车,琴书载归橐。
此别会何时,使我怀抱恶。乡关行在望,尧山见磅礴。
家人候锦还,日日占喜鹊。功名今已遂,归去有馀乐。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