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赠福山长老

宋代李觏

时世重因循,师何独苦辛。洁斋徒众散,刚直里闾嗔。

游艺能济物,旧交多雅人。云山虽好住,住久转劳神。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筹边楼

唐代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子六么大曲

宋代佚名

梦中黄跨青鸾翼。……一簇楼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说巡边

唐代李隆基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尽节恢时佐,输诚御寇场。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丹凤吟·暗柳烟深何处

宋代陈允平

暗柳烟深何处,翡翠帘栊,鸳鸯楼阁。芹泥融润,飞燕竞穿珠幕。秋千倦倚,还思少年,袜步尘轻,衫裁罗薄。陡顿芳心暗老,强理新妆,离思都占眉角。过了几番花信,晓来剗地寒意恶。可煞东风,甚把夭桃艳杏,故故凌铄。伤春憔悴,泪矗粉腮香落。挑脱金宽双玉腕,怕人猜偷握。渐芳草,恨画阑、休傍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潦(1)有感

明代岳正

积潦未经日,谁教水虫游。薄暮积潦冱,水虫随巳休。

乃知造物者,不独于蜉蝣。蟠桃三千年,灵椿五百秋。

风霜既历历,岁月亦悠悠。自是由乘除,举世惊短修。

遂令得失徒,浪喜还浪愁。达人观大观,委心任去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吊沈五梅中丞

明代张煌言

香台咫尺渺人琴,万里寒潮送夕阴。报国千年藏碧血,毁家十载散黄金。

名山难瘗孤臣骨,瀚海空磨战士镡。留得荒祠姓氏古,春归唯有杜鹃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 步岳忠武王韵

明代张煌言

屈指兴亡,恨南北,皇图销歇!更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畔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苑露,梁园雪;双龙游,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

豪气欲吞白凤髓,高怀肯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郊行六首 其四

明代宗臣

昔闻南溪名,今识南溪路。去城不十里,今我来何暮。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