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420篇诗文
淮水去不返,我心重怆恻。弟兄各异县,欲往无羽翼。
八月遗我书,开函泪沾臆。知我病乍起,一一问眠食。
共此千里心,相思不相即。茱萸勿复采,忧来簪不得。
兄今更何如,吞声望故国。
狄公鹗立横清秋,真气端能回万牛。平生作郡有老手,退食燕寝清香浮。
鞭笞得名亦不恶,一官何足偿百忧。岂如清净政不挠,男耕女桑民力优。
小人琐琐不足录,恶诗蒙公三过读。自闻归棹理江干,北望伤怀何刺促。
胡不强为此邦留,悬知季月当泛菊。愿言他日持节来,一洗苍生愁万斛。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