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宋代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香毬 一作:香球)
婉约 咏物 写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燕儿忙忙,莺儿懒獭,繁花芳残。柳堤上,杨花飘飘坠落,轻轻舒展,曼舞婆婆,在绿色的林木中点画渲染,使人忆起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的诗篇。杨花她悠闲地趁着春日的游丝,悄悄地进入了深深的庭院。此时正是日长门闭,依傍着珠帘四散。缓缓地想飘入闺房,却又一如先前,被风儿扶起。
美丽的玉帐里少妇正在入睡,杨花沾满了少妇的春衣,像飞雪一般地沾附,像琼玉一般轻缀。美丽的绣床上也很快就沾满了无数的香球,才圆了,很快又破碎。少妇无法入睡,不时有蜂儿,身上沾着花粉在飞,池水里,有鱼儿戏水欢会。望望那夫婿游荡的长满柳树的章台路,路杳杳,无消息,不禁涌出了热泪。

赏析

  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

  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

  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是贬杨花,实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据苏轼谪居黄州时寄章楶信中说:“承喻慎静以处忧患。非心爱我之深,何以及此,谨置之座右也。《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七夕》词亦录呈。”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26-528
2、 刘默.宋词鉴赏大全集(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94
章楶

章楶

  章楶(楶音:杰)(1027-1102)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佑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谥庄简,改谥庄敏。《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1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兴

唐代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春天 写景 生活 愉悦 写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云州行

元代李裕

云州域西草青青,落日欲没光晶荧。辎车毳帐纷簇簇,平原入夜凉风生。

驼鸣马嘶人不行,牧儿长笛吹月明。我生何为困奔走,况乃北度乌桓城。

有家有家隔江水,三年不归忧弟兄。妻儿寄书念我远,问我寝食仍良能。

草堂步履喜无恙,石田春尽今已耕。子规何事啼向我,逡巡行亦将南征。

明朝骑马登道路,世事浩渺谁能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调】水仙子 道情

元代李致远

瓮头春色是长生,枕上华胥当解酲。常将造物合心镜,后庭闲留月明,得工
夫休写《黄庭》。怕萧郎夫妇,茅家弟兄,邂逅瑶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怀

明代金銮

怅望隔江云,春来不见君。
歌声与流水,俱在梦中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观察八柏亭二首 其二

明代卢龙云

乔木家声远,芳亭胜事繁。雪霜看愈劲,雨露感偏存。

几就閒居赋,休誇独乐园。东山何日起,难自老衡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春早不知春

宋代汪莘

春早不知春,春晚又还无味。一点日中星鸟,想尧民如醉。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开处。正是太平风景,为人间留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州连云观留题呈太守王纯父

宋代郭祥正

连云之观何寥廓,碧瓦危侵天一角。深排柱础贯九江,返挂帘钩吞五岳。

风樯北去烟溟溟,雁阵南飞秋漠漠。白衣每从栏下回,金盆正在檐前落。

蔡公书榜妙入神,剑戟纵横挫矛槊。主君自是蓬莱仙,分符暂与民同乐。

卷舒当为天下霖,一钓能令六鳌跃。滕王庾亮尔何人,回视规模太卑削。

我从姑孰飞轻舟,欲陪珠履登斯楼。与公酣歌相献酬,兰亭俗饮安足求。

手摇麈尾拂斗牛,为君千载扬风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 其二

金朝元好问

点化铅仍见,坚凝铁易穿。何年埋朽壤,此日睹青天。

古色秋烟重,哀音夜雨悬。有刀堪切玉,是镜不名砖。

佛荫沦空劫,书林结后缘。禅河一勺水,更拟就师传。

章楶

章楶

  章楶(楶音:杰)(1027-1102)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佑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谥庄简,改谥庄敏。《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