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允迪招行简卜居鸬鹚谷仆意羡之作诗送行兼以自见 其一

宋代沈与求

严陵滩下鸬鹚谷,闻道元英旧隐庐。鼻祖名高诗格在,耳孙才杰宦情疏。

漫山松桂雁行立,入坞茅茨星散居。知为刘郎赋招隐,莫教花落到通渠。

沈与求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 3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代顾璘

秋月光如洗,高台夜转寒。江流铺雪去,松壁影龙蟠。

玉兔栖难稳,苍猿泪欲乾。楚天多雾雨,坐对判更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卖花声

魏晋高燮

煮玉到黄粱。没处商量。焦头烂额此何殃。火里魂归愁只翼,痛澈肝肠。

憔悴损红妆。雏哺成行。胡儿枉说有情郎。雨湿郊原花黯淡,人替埋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唐代杜甫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
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一作刘禹锡诗)

唐代权德舆

五驱龙虎节,一入凤凰池。令尹自无喜,羊公人不疑。
天归京兆日,叶下洞庭时。湘水秋风至,凄凉吹素旗。
丹旐发江皋,人悲雁亦号。湘南罢亥市,汉上改词曹。
表墓双碑立,尊名一字褒。常闻平楚狱,为报里门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柳道时余北还(一作送观察李判官巡郴州)

唐代戴叔伦

征役各异路,烟波同旅愁。轻桡上桂水,大艑下扬州。
何处成后会,今朝分旧游。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醒

宋代薛嵎

独怀忠愤赴湘中,举国昏昏志不同。
渔父笑君君亦笑,烟波相望各西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方知晓

宋代江南雨

与君别后忆流年,旧日诗文醉眼看。拾叶园中人落寞,倚栏杆处对栏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永平表弟园花呈瑞李变白而红菊变白而黄二妙易妆中含佳意投诗索和报以斯章

明代邓云霄

浥露凌霜压众芳,花神变幻两呈祥。冰姿点绛邀新宠,粉额图黄改晚妆。

剪就绯衣逢上巳,筵开金屋宴重阳。閒园乐事知多少,日日征歌进百觞。

沈与求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