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凌歊台

宋代庄革

姑孰溪边霜叶飞,凌歊台上暮云归。
谪仙一去不复返,怅望青山空翠微。

庄革

庄革,高宗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以右朝散郎通判兴化军。事见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九四。►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酬石谦伯二首 其二

宋代许及之

石兄兄石不兄钱,卜筑山边复水边。位置亭台依茂密,剔疏岩壑听潺湲。

拂云脩竹还通月,擎盖高松不记年。预恐陶君回俗驾,拟乘下泽疾驱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明月篇

明代屠隆

长安明月正秋宵,桂树扶疏香不销。
初悬碧海生华屋,渐转朱城隐丽谯。
白露玉盘流素液,丹霞宝镜拂轻绡。
明浮汉殿凉仙掌,暗入秦楼湿紫箫。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参差玉叶披香树,宛转金波太液桥。
披香太液纷相属,玉叶金波寒蔌蔌。
万户平临不夜城,六街尽在清凉国。
洞庭湖中木叶稀,姑苏台上城乌宿。
灵妃鼓瑟湘江头,神女弄珠汉水曲。
朱弦的的泛崇兰,翠袖娟娟映修竹。
既从天汉掩疏星,亦与君王代银烛。
君王对此秋漫漫,龙楼鱼钥开长安。
闪闪鸳鸯香雾绕,溶溶幹鹊玉华溥。
风飘绰约双鬟女,花近葳蕤七宝栏。
新出蛾眉插正似,圆来娇面借同看。
昭阳粉黛生香暖,长信梧桐照影寒。
飞燕单衫初舞罢,班姬双泪欲啼干。
自以光辉荐寒暖,每逢佳节助悲欢。
有时照入空闺里,萧瑟流黄夜惊起。
能于瓦上白如霜,复遣床前凉似水。
情到鸾笺泪万行,梦回鸳帐人千里。
有时照向边塞头,黄沙茫茫白草秋。
已伤长夜吹边穟,又奈寒光照戍楼。
归兴三秋度辽水,愁心一夜满并州。
古来一片长安月,对之万种人情别。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
遂令皎皎地上霜,都作星星鬓边雪。
从他人世换春秋,不向中天数圆缺。
且因光景及芳年,乘兴先开歌舞筵。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
佳会于人既不易,良宵顾影亦堪怜。
兴来坐到星河晓,醉后还操《明月篇》。
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李参戎汝盛游胜果寺酒酣登月轮峰望钱塘江潮

明代孙一元

閒来野寺寻幽事,扶醉登临兴更豪。山脚遥分云树碧,海门初上浪花高。

坐当落日吟偏壮,望入中原首重搔。投老要穷奇绝处,不妨随地混渔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鸿业百蝶图题词 其二

清代陈鼎元

舞衫歌扇寄相思,百摺仙裙委蜕奇。领取汝神摹汝貌,韩家魂魄谢家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宋代李弥逊

午梦肩舆转断冈,日烘残暑气扬汤。
舌端时得冰霜句,绝胜狂风作暮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嘉何子善琴而有诗名一日携二妙见访求诗

宋代王迈

山川司马游曾惯,湖涨元龙气更豪。
诗眼肯时穿月协,琴声妙处写云和。
夫君只手兼双美,举世何人赏此高。
科得送穷文已辨,雪霜应柰岁寒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李少府

元代郭钰

学仙不向吴门去,百丈诗坛主旧盟。白雪寒添巾下满,采云晴绕笔间生。

香分芸草茅斋小,梦入梅花纸帐清。竹下每闻宾客满,我来何日酒同倾。

庄革

庄革,高宗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以右朝散郎通判兴化军。事见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九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