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扶风歌

魏晋刘琨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由广莫门出发,晚间投宿在丹水山。
左手拉着繁弱大弓,右手挥动龙渊宝剑。
回过头望一望宫阙,俯身驾车飞奔向前。
按着马鞍长长叹息,伤心的泪儿像流泉。
拴着马儿在长松下,卸下马鞍在高山颠。
凛烈的悲风不住吹,泠泠的涧水流不断。
挥一挥手儿长相辞,悲泣哽咽不能再言。
浮云飘来为我集结,归鸟飞来为我盘旋。
离家的日子已长远,怎知生存还是死还。
在荒林中慷慨悲歌,抱着双膝独自感伤。
麋鹿在我面前游转,猿猴蹦跳戏弄一旁。
钱财粮食已经用光,薇蕨已老岂能当粮。
拉马缰命

赏析

  这首诗作者采用乐府旧题写作,充分反映途中的艰辛情状和胸间的忠愤,慷慨悲凉。《文选》李善注,这首诗以四句为一解,合九解成一篇。

  首解四句写登程。下笔就写“朝发”、“暮宿”,是记实,也见出受命北去时行程的迅急:早晨刚出都城北门——广莫门,日暮已到了大河之北、丹水的发源地——丹水山,进入并州境内。这里,诗人用夸张笔法渲染出行色的匆忙,也透露了他急于赴国难的心情。接着写出自己两手所持的是像古代繁弱、龙渊那样的名弓宝剑;而“弯”(开弓)、“挥”两个富动态性的词,既说明他是行进在“胡寇塞路”的险境之中,随时都需要用武,也足以显现出作者一往无前的英武气概。

  次解写恋阙心情。作者年轻时(作诗时也只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当时作者受任并州刺史,九月末自京城洛阳前往并州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据《晋书》记载,刘琨自叙九月底出发,道险山峻,胡寇塞路;一路招募流亡,以少击众,冒险而进,转斗至晋阳,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当时途中所见所感和对时局的忧危忠愤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宁为百夫长:凤凰出版社,2009年:14页

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刘琨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明人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答欧崙山

明代庞尚鹏

江天卧病数年馀,复向金门上使车。曾引法星依御辇,几看宫柳拂鸾旟。

萧萧短发频看镜,苒苒青山欲结庐。万里忆君同赴阙,忧时应有治安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老柏图

明代郑真

风霜摧折凤凰枝,岩壑犹存铁石姿。老朽何堪为世用,丹心祇许老天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黎侍御巡按四川 其二

明代孙伟

爱君诗思逼长江,且酌霜英醉小窗。烛里谈锋新拔垒,墀头簪笔旧如杠。

沧洲吊影冥鸿独,霄汉连城白璧双。西去岷山更西路,有人饥渴拜旌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 题红绿梅

清代沈善宝

江南江北,水边月下、一样横斜疏影。昨宵花底独寻诗,又惊得、霜禽梦醒。

香生绛雪,寒生翠袖,绝似罗浮仙境。折枝欲寄垄头云,应不怕、东风吹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传 其二 宫辞

清代邹祗谟

新衔花史。药栏烟重,花枝娇倚。戏抛红豆打莺儿。

笑指。犀奁占喜子。影入青铜红窈窕。炉烟绕。望断羊车悄。

玉鱼凉绣鸳藏。宫装。尘生金缕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桃源(般涉调)

宋代张先

仙郎何日是来期。无心云胜伊。行云犹解傍山飞。郎行去不归。
强匀画,又芳菲。春深轻薄衣。桃花无语伴相思。阴阴月上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怪石

宋代赵佶

殊状难名各蔽亏,高低崒屼斗巍巍。
直疑伏兽身将动,常恐长蛟势欲飞。
峭裂几层苍桧啮,凝岚四接老松围。
名封三品非无美,饮羽曾令壮奋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离曲

元代徐贲

山风吹霜榆叶老,城鸦传声天欲晓。征徒出门驾行装,斗杓倒悬月无光。

我停露车客停马,荒烟萧萧暗平野。一杯浊酒且须须,九月垂杨不堪把。

歌声感激弦声繁,坐上醉人争笑喧。相逢相别皆草草,心事如丝向谁道。

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刘琨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明人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