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叠山老匠

宋代李若水

山翁七十头如雪,胸中泰华巧盘折。平生两手展不尽,临老更欲矜奇绝。

吾家有堂面危壁,衮衮黄埃眼界窄。呼来抟沙浅拂黛,倏惊突出千峰碧。

倚藜矫首一长吟,萧然径与人寰隔。何当讳姓吴门去,踏遍东南万山春。

李若水

李若水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15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仙掌铭

唐代独孤及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曾不知创宇宙,作万象,月而日之,星而辰之,使轮转环绕,箭驰风疾,可骇于俗有甚于此者。徒观其阴骘无眹,未尝骇焉。而巨灵特以有迹骇世,世果惑矣。天地有官,阴阳有藏,锻炼六气,作为万形。形有不遂其性,气有不达于物,则造物者取元精之和,合而散之,财而成之,如埏埴炉锤之为瓶为缶,为钩为棘,规者矩者,大者细者,然则黄河、华岳之在六合,犹陶冶之有瓶缶钩棘也。巨灵之作于自然,盖万化之一工也。天机冥动而圣功启,元精密感而外物应。故有无迹之迹,介于石焉。可以见神行无方,妙用不测。彼管窥者乃循迹而求之,揣其所至于巨细之境,则道斯远矣。

  夫以手执大象,力持化权,指挥太极,蹴蹋颢气,立乎无间,行乎无穷,则捩长河如措杯,擘太华若破块,不足骇也。世人方以禹凿龙门以导西河为神奇,可不为大哀乎?峨峨灵掌,仙指如画,隐辚磅礴,上挥太清。远而视之,如欲扪青天以掬皓露,攀扶桑而捧白日,不去不来,若飞若动,非至神曷以至此?

  唐兴百三十有八载,余尉于华阴,华人以为纪嶖嵫,勒之罘,颂峄山,铭燕然,旧典也。玄圣巨迹,岂帝者巡省伐国之不若欤?其古之阙文以俟知言欤?仰之叹之,斐然琢石为志。其词曰:

  天作高山,设险西方。至精未分,川壅而伤。帝命巨灵,经启地脉。乃眷斯顾,高掌远跖。砉如剖竹,騞若裂帛。川开山破,天动地坼。黄河太华,自此而辟。神返虚极,迹挂石壁。迹岂我名?神非我灵。变化翕忽,希夷杳冥。道本不生,化亦无形。天何言哉!山川以宁。断鳌补天。世未睹焉。夸父愚公,莫知其踪。屹彼灵掌,悬诸巃嵸。介二大都,亭亭高耸。霞赩烟喷,云抱花捧。百神依凭,万峰朝拱。长于上古,以阅群动。下视众山,蜉蝣蠛蠓。彼邦人士,永揖遗烈。瞻之在前,如揭日月。三川有竭,此掌不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乡贡进士钱宗善馀庆吴时纬仲文吴克潜纲赴京会试 其三

明代陶宗仪

东风揽辔过长干,杨柳青丝拂绣鞍。场屋竞誇攀桂手,文章深契主司官。

泥金写帖缄书寄,烧尾开筵共客欢。玉陛胪传当第一,班催鹓鹭立朝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许仙屏中丞于正月二十二日殁于奉新原籍,作此志哀

清代张洵佳

生无遗议殁无疵,潞国勋名世共知。一瓣心香文正幕,千秋手泽信陵祠。

爱才元老根天性,载德苍生听口碑。天许劳臣考终命,青山故里锦旋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赵丞相海鸣 其一

宋代李光

幽人一枕梦魂清,风鼓寒潮夜有声。海色天容本澄静,年来应为不平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令狐秀才赴举

宋代宋祁

荐衡上表独垂蜺,密雪梁园逼赋期。
秦市千金怀拱璧,舜韶九奏待长离。
刘桢病久曾淹卧,宋玉才多故剩悲。
几日绣衣荣白昼,郡章惊绂驷车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宋郎中知凤翔府

宋代司马光

昔解陈仓印,于今二十秋。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游。

铙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谢德芳

宋代程公许

舣棹江干得款留,曾将避世与君谋。谁知事变即勘定,端藉儒先宽顾忧。

分陕续书劳会计,借筹偶暇语绸缪。分携竟作春风约,梅驿瞻云黯暮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兴

元代叶颙

吟咏宴芳庭,荆扉昼不扃。溪光流坐席,岚影透窗棂。

砌藓青粘屦,岗松翠列屏。夕阳江上路,曳杖定鸥盟。

李若水

李若水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