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157篇诗文
次方正叔知县韵仆今年六十有三窃观正叔赠陈甥述怀诗有感予心并和二首奉呈 其一
年踰六十我何堪,心曲因君得纵谈。阅史旧尝疑夏五,参禅今遂荐前三。
饮阑却怪清樽恶,饥甚犹怜粝食甘。交态物情何足较,迩来炉鼎兴方酣。
一峰老人嗜泉石,八尺素缣写秋色。顿使窗头开翠微,复令箧里流丹碧。
翩翩逸兴殊未已,更拨苔文青可指。摆脱骊黄见神骏,洗尽铅华出西子。
徐君那得不破颜,此身如坐清泠间。未损嘉宾一日橐,买尽沃州千万山。
吴中好事家相属,得陇何人堪望蜀。断无明月映连城,或可昆冈矜片玉。
君不见开元王右丞,南唐董北苑。丹青一片流至今,前辈风神更超远。
一峰固是餐霞侣,知音未敢轻舒卷。
古云孝悌至,可与神明通。其深入厚地,其高亘苍穹。
上广圣之治,下变时之雍。流观孝子传,乃见古人风。
保定地清远,形胜当要冲。天民有苗裔,良知自孩童。
氏续并明彊,道继勾漏洪。温其玉出璞,烂兮金在镕。
岂惟竭其力,亦复殚其恭。堂前荆树紫,阶下萱花红。
身无千钟禄,心有一寸彤。板舆快秋爽,菜服明春浓。
常存怀橘念,每感断机功。覆杯戒前日,温席当严冬。
但知子力尽,孰计时运终。王纲一解纽,四海皆兴戎。
无城不兵甲,无地不燧烽。南方乱豺虎,中泽飞雁鸿。
堪舆岂不大,仓卒难为容。他山号明府,拔地多奇峰。
避难屡跻险,充饥晅致供。俄然大风作,出自空谷中。
其行若有隧,其孽为召凶。亟思逃匿地,庶保圣善躬。
朅来众黔首,过半摧霜锋。生还访故里,旧业无遗踪。
所恃靡毫发,惟孝持心胸。神忽凭妪体,言犹在人聪。
汝能笃以孝,吾斯启其衷。匪为一时幸,永俾后裔隆。
易水流汤汤,金台屹崇崇。岂无慷慨士,亦有文章公。
皆言葛孝子,不愧江次翁。官将立华表,人岂弃黄钟。
绣衣行荐鹗,彩笔竞雕虫。为亲捧儒檄,讲道居黉宫。
遂令燕赵俗,直与邹鲁同。忽罹陟屺戚,已从若堂封。
哀伤动桑梓,悲惨连楸松。诵诗后蓼莪,读礼先檀弓。
深戚养之薄,殊胜祭者丰。端因事迹美,益见传语工。
圣世惇孝悌,淳风迈义农。车书涀文轨,声教渐西东。
孝子复有子,承宗亦兴宗。梧冈孤凤鸣,柏府一马骢。
移悌为长顺,移孝为君忠。垂名照青史,应瑞踰黄琮。
我歌孝子诗,锡类期无穷。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