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卯春许昌湖上酬王实仲弓作

宋代李廌

紫荷媚曲塘,青秧舞平畦。晨光泫晞露,众木含华滋。

咸惊物外慕,归休及良时。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鉴座主

宋代释智愚

纸灯吹灭尚迂回,直至如今心未灰。
台石鲜花将半蚀,不知焚钞复谁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夏即事怀友人

明代潘希曾

客舍春归不待余,薰风相款竟何如。绵蛮到处莺求友,来去无时燕卜居。

日色渐长堪晒药,衙门多暇惯抄书。故人千里应相忆,试向河头觅鲤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兴县赴保德州途中作

明代王鸿儒

缘崖狭径半空行,俯瞰川原梦亦惊。
疏树带烟低若荠,方塘涵水小于枰。
云边紫塞临蕃帐,天际黄河绕汉京。
莫遣壮心容易耗,青编不载腐儒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和林阳仲西郭感事 其二

明代李之世

还闻翁仲哭,空见石羊眠。万斧樵邱木,千犁踏垄田。

梦魔人逐鹿,机网雀衔蝉。因悟阎浮界,谁为解脱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休承八十

明代王世贞

我昔避地吴阊居,是时太史八十余。何人不爱虎头画,若个能轻龙爪书。

两郎亭亭两玉立,无论箕裘世谁及。倏忽流光一弹指,仲君最少今八十。

停云馆头谡谡风,见君再见太史公。墨池流出天地派,彩笔补尽烟霞功。

衰劣惭余比蒲柳,辱君父子呼小友。拟向洪崖借一瓢,君当满贮长春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晚小集寿门出藏茗洞庭春饷客分体得六言 其二

清代梁启心

此乡大好鱼舍,何年更富茶租。准办布帆十幅,共尔春风五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 咏腊梅和京少韵

清代陈维崧

仙泪流铜,蜂脾酿蜜,圣檀初傅新妆。冰檐雪甃,带暝乱斜阳。

自是罗浮别种,依稀剩、金粟馀香。王孙弹,枝头万颗,偏惹画帘长。

绕廊。应错认,宛如梅子,熟后轻飏。想宫人入道,絁帔都黄。

一段冷魂幽绪,扶疏态、谁与擎将。春来也,红红白白,让尔冠群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彦继用前辈韵三首 其三 守岁

宋代朱松

庭燎夜未央,旌旗焕龙蛇。九门一放锁,万马谁能遮。

乱离忆旧事,安眠梦无何。目眩灯烛光,坐厌儿女哗。

念此亦土风,虽痴不容挝。更为卢白戏,纷争起横斜。

故岁不足计,新岁莫蹉跎。努力诵书史,从人笑翁誇。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