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寂历古关道二首 其二

宋代李廌

寂历古关道,晓烟寒未分。愁情满秋草,归思隔黄云。

客路自多感,宿酲犹带醺。萧萧倦游意,况乃久离群。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书记归邠州

唐代刘得仁

陈琳轻一别,马上意超然。来日行烦暑,归时听早蝉。
阴云翳城郭,细雨紊山川。从事公刘地,元戎旧礼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京别同年

唐代黄滔

一枝仙桂已攀援,归去烟涛浦口村。
虽恨别离还有意,槐花黄日出青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季秋寓羊城批验所行坐水亭中偶得黄紫溪书知近卧病少出忽动小轩丛菊之思诗以寄意

明代区越

风雨初晴水满陂,芙蓉散影碎涟漪。惊鳞自怪摇轻扇,好鸟凭谁画软枝。

东郭先生还卧病,小轩丛菊正堪时。前溪几处撩清梦,敢谓吾庐亦在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把镜有感

明代钟芳

我昔年二十,口髭羞见黑。三十髭益蕃,毵毵美颜色。

四十把镜照,髭鬓已间白。前此二十年,飘忽在瞬息。

去兹廿年后,衰老故无匹。长风激颓波,浩浩去叵测。

安期空有名,蜉蝣自朝夕。谁能敛形神,长寿如木石。

咄嗟有生类,无为长戚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荡

宋代朱继芳

双桡入天影,野葑绿全交。
鱼唼垂丝柳,鸥眠折叶茭。
行人沿岸曲,落日挂林梢。
归去严城隔,僧门尚可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富水曾教授夜饮有作

宋代赵文

心斋听讲趁诸生,何意相逢曲豆城。
急雨狂风十年梦,青灯白酒故人情。
形骸改化悲叹异,岁月销磨感慨平。
却恐斗牛惊紫气,寒炉今夜聚文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宵遇雨

元代徐贲

万灯明不夜,鼓吹匝鳌山。一雨妒城郭,人回尽赧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真珠帘 秋夜偕张虚舟

清代姚燮

鬓丝禅榻秋如许。记残篝、照影那宵情绪。病酒愁花,把手相怜尔女。

阁外疏钟风曳远,又竹外、萧萧凉雨。凄楚。只银屏烟水,梦边寻去。

无奈此日重来,认佛眉低锁,似愁无语。容易断人肠,者断笺词句。

萍絮天涯朋旧散,况憔悴、慧娘眉怃。延伫。但晓莺、啼上碧桃一树。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