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停云壁

宋代辛弃疾

学作尧夫自在诗,何曾因物说天机。
斜阳草舍迷归路,却与牛羊作伴归。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都下民语

隋代佚名

欲求贵职依刀敕。须得富豪事御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扫市舞·出砒霜

宋代潘阆

出砒霜,价钱可。赢得拨灰兼弄火。畅杀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兴四首 其二

明代董纪

海上蓬莱识未真,楼船一去竟迷津。仙家自有长生药,尘世元无不死人。

西苑年年花落尽,北邙日日冢添新。春衫可典何须靳,莫负渊明漉酒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脩敬斋

明代杨士奇

士学之所本,乃在方寸间。出入慎省察,奉持常拳拳。

执虚如执玉,处独如临尊。主一不二适,存养静以专。

益久虚且明,万理自森然。所以德之聚,古人有名言。

罗生豫章裔,家学探渊源。脩敬揭斋扁,瞻对如孔颜。

肃中戒外驰,宴坐必衣冠。云谷有明训,昕夕勤钻研。

勉哉在惇行,勿云知者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怀三首 其二 叶太保梦熊

明代何转书

蛟龙窟宅贯丰湖,西北群峰势若驱。谁自圯桥传玉匣,夜当雷雨读阴符。

播宁讨贼书三上,刘哱惊魂火一诛。归后东征师顿老,川原从此渐为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杭州别驾卲锡之

明代林廷选

萍梗相逢聚一堂,清忠相许鬓毛苍。仙舟待醉梅江月,驿骑常驰荻渡霜。

曾学少年忘戏谑,谁知中路转参商。赠行愧乏阳关曲,越水吴山思渺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 其十九 胡床

明代王世贞

胡郎坐胡床,却发庾公兴。冉冉南楼月,徐徐破残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当西曲安东平五曲 其四

清代姚燮

大难大难,侬还谅欢。海风漂梦,绣衾夕单。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