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宋代辛弃疾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注释

滁州:古州名。在安徽省东部,滁河流域。境内琅琊山风景幽美,为游览胜地
范倅:即范昂。事历无所考。倅,副职。
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少。”另稼轩有《最高楼》: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
三山:代指馆阁。
天香襟袖:苏轼《浣溪纱彭门送梁左藏》:“归来衫袖有天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唐代李白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想象 自由 豪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何葵如归里

明代宋琬

年年作客雁先还,才说归期鬓已斑。落日片帆天际远,那能相送鹤儿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仙子

清代顾贞观

密密濛濛春几许。斜阳忽送廉纤雨。柳烟深锁怯凭栏,千万缕。

飘轻絮。薄幸不归双燕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闲居吟

宋代金朋说

斗室安居广,炉香乐性闲。
不欺幽独境,无愧两仪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中柳 春夜听雨,各拈一阕。长卿《雨中花》,幼如《雨霖铃》,不害《少年游》,予得《风中柳》

明代俞彦

瞥眼春光,不见玉人携手。尽平芜、桃花渡口。酽红浓粉,尽教他欺瘦。

这回来、可能还有。

冷落空斋,自是长夜相守。更荧荧、灯残梦剖。霖钤未断,客心愁添否。

知多少、杜陵新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御史陜西佥事

明代黎光

晓承恩命出鹓行,骢马西行驿路长。锦诰重颁新雨露,绣衣犹带旧风霜。

山连太华三峰秀,河出昆崙九曲长。一道澄清俄顷事,要看当道屏豺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何氏弟衷远宦滇南矢言送之爰念祖德和赠长沙公族祖四章

明代陈履

思我与子,二姓匪疏。异流同源,曷求其初。祖德长存,不与世徂。

眷言念之,对子踌躇。

尔祖肯构,同心有堂。甥馆伊谁,陈琳孔璋。叹息代迁,春雨秋霜。

觌尔好修,门阀弥光。

清时筮仕,喜与子同。所嗟歧路,自此西东。子趋泔海,吾往平江。

不有塞鸿,芳讯孰通。

别且万里,赠子何言。仕比涉川,学如登山。仕学相须,今古同然。

共期努力,毋忝厥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元子玉带歌

清代朱景英

临濠龙种岐海死,以数茎发为终始。鼎移社屋逾三纪,毅魄犹依故辽邸。

可怜赤嵌城,夜夜荒鸡鸣。可怜竹沪溪,年年杜鹃啼。

九十年来同声哭,绝岛无祠荐秋菊。薶香亦剩几抔土,遗带还馀一束玉。

带兮带兮当年玉人用意琢百鹿,那知一旅无成莽驰逐。

幸也末路完其璞,皓洁奇姿出陈椟。君不见七客寮中信国砚,玉带生歌酬唱遍。

不惟其物惟其人,正气常留石一片。我今为带作此歌,歌成信手书擘窠。

谁欤和歌谢皋羽,勿烦属笔赵孟頫。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