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字至七字诗(赋得诗)

唐代白居易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湘阴神鼎山

近现代释敬安

层峦叠嶂碧摩空,引我登临思不穷。三径黄花疏雨外,一林红叶淡烟中。

云封古洞无僧住,翠锁寒松有路通。踏破芒鞋游未遍,夕阳西下听鸣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张籍

唐代孟郊

未见天子面,不如双盲人。贾生对文帝,终日犹悲辛。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有时独斋心,仿佛梦称臣。
梦中称臣言,觉后真埃尘。东京有眼富不如,
西京无眼贫西京。无眼犹有耳隔墙,时闻天子车辚辚。
辚辚车声辗冰玉,南郊坛上礼百神。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
纵尔有眼谁尔珍。天子咫尺不得见,不如闭眼且养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顾保之游灵隐

宋代王令

闭门不知春色到,出城始见江梅开。
行探幽泉至高绝,共坐巨石聊徘徊。
时逢天风吹客过,还有野鸟惊人来。
林间躬借所未历,归马空载斜阳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二

明代薛瑄

独宿行台暑气清,清吟已觉动高情。令人苦忆黄诗伯,肯许连床听雨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惟寅一别淹冉五载消息不复相闻春来忽得手书新刻见寄赋怀五首 其四

明代胡应麟

忆昔长安骑,相逢狭路间。乾坤双彩笔,吾汝各红颜。

万感归来集,千秋病后閒。惟应别时梦,绕夜向燕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丘子歌

明代高启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
谓是鲁迂儒楚狂生,青丘子闻之不分意,吟声出吻不绝咿
咿鸣。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但愁欻忽波浪起,鸟兽骇叫山摇崩。
天帝闻之怒,下谴白鹤迎。
不容在世作狡狯,复结飞佩还瑶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公兄惠顾海上既行辄有诗奉送

宋代李之仪

忆昨扁舟下京口,六月江头浪如吼。一笑还寻浮玉叟,山半飞云似招手。

月明上船萦宿酒,倒摘沈星疑犯斗。夜深归梦彻东吴,觉来落月穿疏牖。

山僧流连强终日,黄昏归鸟凌风疾。玉骨萧森病枕馀,一语才交复相失。

先生高节如古人,薄宦淹回行路尘。海城寄食不自给,暂喜持杯同探春。

春风花草来踆踆,微红淡绿意旋新。相从白发情未压,底事促别声悲辛。

淮陵欲到嗟无因,想见蔓草萦龙鳞。浦光亭南拍堤水,冉冉落日低孤坟。

到时春色应已迟,满树黄鹂初啭时。凭将一曲原头泪,为洒南坟松树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景夔生日

宋代项安世

四十九年蘧伯玉,又从湘水向洮河。还家趁及垂弧燕,阖郡喧传衣锦过。

风月平分秋恰半,亲朋来祝寿如何。亮功人是长生日,预卜他年事业多。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