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正当仲春二月迁往东方。
离别家乡到远处去啊,沿着长江、夏水到处流亡。走出都门我悲痛难舍啊,我们在甲日的早上开始上道。离开旧居,从郢都出发,前途渺茫,我罔然不知何往。桨儿齐摇船儿却徘徊不前啊,可怜我再也不能见到君王。望见故国高大的楸树,我不禁长叹啊,泪落纷纷象雪粒一样。经过夏水的发源处又向西浮行啊,回头看郢都东门却不能见其模样。心绪缠绵牵挂不舍而又无限忧伤啊,渺渺茫茫不知落脚在何方。顺着风波随着江流漂泊吧,于是乎飘流失所客居他乡。船儿行驶在滚滚的波浪之上啊,就象鸟儿飞翔却不知停泊在哪个地方。心中郁结苦闷而无法解脱啊,愁肠百结心情难以舒
《哀郢》结构上最为独特者,是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到后面才抒写作诗当时的心情。这就使诗人被放以来铭心难忘的那一幅幅悲惨画面,一幕幕夺人心魄、摧人肝肺的情景,得到突出的表现。
《史记·屈原列传》载,楚顷襄王立,令尹子兰谗害屈原,屈原被放江南之野(郢都附近长江以南之地)。《楚世家》又载顷襄王元年“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秦军沿汉水而下,则郢都震动。屈原的被放,也就在此时。
此诗不计乱辞,可分为五层,每层三节。前三层为回忆,第四层抒发作诗当时的心情,第五层为对造成国家、个人悲剧之原因的思考。乱辞在情志、结构两方面总括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20篇诗文
虞公借榻宗镜堂,四众乡仰不暂忘。古清上人独见取,赠以金薤之琳琅。
公时目眚视贸贸,文成欲写难成行。殒星著纸废属读,风襟露带斜低昂。
中言上人善幻化,神龙千丈一钵藏。蜿蜒委蛇各有态,擘云掣电金蛇光。
海涛翻山霹雳碎,怒捲河汉如壶浆。世人蒿目不敢觑,师独摩抚如驯羊。
神膏点鳞翠鬣舞,金篦刮瘼星芒张。珊瑚千树宫室秘,献以耆婆未睹之药方。
师哀其诚为摹写,风旗雷车雨脚霶。点睛未了便飞去,砚坳有墨空淋浪。
愿师骑之上帝都,为问苍生谁短长?凫眠鹤翥且莫辨,伽那定里松花香。
春郊芳草绿,土膏初动时。田家依稼穑,中夜理镃基。
驱犊迎晨出,花村东未晞。春鸠鸣晓树,落月摇桑枝。
锄声惊虫蛰,笠纠飘东菑。新塍映白水,漠漠光参差。
良苗怀秀色,和风陌上披。妇姑馈饟黍,依依来致词。
风露欺枵腹,四体毋乃疲。富贵劳益甚,农夫食力微。
天壤无逸物,日月如梭驰。暮归鸡栖埘,烟火出茅茨。
林下较晴雨,抱膝课孙儿。先畴当世守,勤劬焉敢辞。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