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门

先秦佚名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从北门出城去,心中烦闷多忧伤。既受困窘又贫寒,没人知我艰难样。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办法想!
王家差事派给我,衙门公务也增加。我从外面回到家,家人纷纷将我骂。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办法!
王家差事逼迫我,衙门公务也派齐。我从外面回家里,家人纷纷将我讥。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主意!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殷殷:忧愁深重的样子。
终: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终,犹既也。”窭(

鉴赏

  这是一首小官吏诉说自己愁苦的诗。从诗的语言看,并没有“忠臣不得其志”或“安于贫仕”之意,旧说未免令人感到迂曲,今人的“怨诉”说则解释较为圆满。诗中的小官吏公事繁重苛细,虽辛勤应付,但生活依然清贫。上司非但不体谅他的艰辛,反而一味给他分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辛辛苦苦而位卑禄薄,使他牢骚满腹,家人的责备更使他难堪,他深感仕路崎岖,人情浇薄,所以长吁短叹,痛苦难禁,悲愤之余,只好归之于天,安之若命。

  此诗经北门开篇,自古以来,北通“背”,朱熹解读第一章开篇为“比”,就预先注明诗的主人公正面临着背时的命运。其实,从府衙北门而出,当然是背对光明而来的,自然是形象暗淡无光,精神萎靡不振。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低着头

  

创作背景

  关于《北门》一诗的历史背景及其本事,现代学者(如高亨《诗经今注》、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小官吏不堪其苦而向人怨诉的诗。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8-80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80-82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涂经洛中相见联句

唐代裴度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

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

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故态犹应在,行期未要闻。

游藩荣已久,捧袂惜将分。讵厌杯行疾,唯愁日向曛。

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氤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濆。

上谟尊右掖,全略静东军。万顷徒称量,沧溟讵有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福清平南道中

元代卢琦

轻舆五月历郊坰,万事都非旧典刑。省檄一番新缮甲,民兵十户半抽丁。

雨馀野水村村白,海上烟岑点点青。只合早寻丘壑去,年来鬓发已星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陈以严颔孙堂

明代王鏊

云母屏深烛影斜,德星还聚太丘家。庭前玉树森森立,池上超宗敢漫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月十七日

清代郑孝胥

子藏不复见,万事已云毕。我如魂之游,犹然视白日。

幽明均一逝,何者为真实。一棺已入土,馀地足同穴。

地下恐无知,生存独难别。行时畏回顾,扫榻留虚室。

去来定何归,放歌聊作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秩满之京

元代胡奎

严城钟鼓动,曙色明榑桑。车骑何骈阗,祖帐生辉光。

荆君英杰士,入幕赞黄堂。三年主画诺,一日登朝行。

卿云丽阊阖,玉琯回初阳。行当祝万寿,逍遥紫霞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峡江道中

清代俞明震

空际又收斜照去,人间惟有百忧侵。荒城近水知寒早,醉眼看天觉泪深。

身外波涛隐高树,梦馀灯火悟初心。滩声呜咽鸦啼急,四十年前枕上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已亥杂诗 289

清代龚自珍

家有凌云百尺条,风烟陪护渐岧嶤。
生儿只识秦碑字,脆弱芝兰笑六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小若山顾氏庄杂诗七章遣闷 其四

清代姚燮

夕阴弄遥野,上见孤鸿飞。片云不遽归,其势与之依。

结情在苍翠,木叶忘其稀。乍有泠然风,吹我新濯衣。

得酒且供酌,至乐天同希。采苗鞠犹绽,种秫田方肥。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