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馆

唐代王建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写景 抒情 心情 喜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微风轻轻拂过水面,远处传来夜市歌女那婉转悠扬的歌声。
站在夜市旁边的水亭之中,放眼望去,在夜市的灯火之下,正活动着盛妆女子婉丽的身影。

注释
江馆:江边客舍。
细风:微风。
菱歌,采菱之歌。
慢慢:舒缓悠长。
客亭,旅馆中的水亭。
小市:小集市。

参考资料:

1、 李军.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年:120

创作背景

  唐代商业繁荣,中唐以来更有进一步发展。杜牧在《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中说到,江淮地区的草市,都设在水路两旁,富室大户,多住在市上。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小市”,大概就是这类临江市镇上的商市;所谓“江馆”,则是市镇上一所临江的旅馆。诗里写的,便是诗人夜宿江馆所见江边夜市的景色。   

参考资料:

1、 李军.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年:120

赏析

  客馆临江,所以开头先点出环境特点。“水面细风生”,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的景象。但因为是在朦胧的暗夜,便主要不是凭视觉而是凭触觉去感知。“生”字朴素而真切地写出微风新起的动态,透露出在这以前江面的平静,也透露出诗人在静默中观察、感受这江馆夜景的情态。因为只有在静默状态中,才能敏锐地感觉到微风悄然兴起于水面时所带来的凉意和快感。这个开头,为全诗定下一个轻柔的基调。 

  第二句“菱歌慢慢声”,转从听觉角度来写。菱歌,指夜市中歌女的清唱。她们唱的大概就是江南水乡采菱采莲一类民歌小调。“慢慢声”,写出了歌声的婉曼柔美,舒缓悠扬。在这朦胧的夜色里,这菱歌清唱的婉曼之声,随着阵阵清风的吹送,显得格外清扬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4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三首 其三

明代宋琬

白晰虬髯,论标格、鸡群之鹤。堪想像、虎头椽笔,解衣盘礡。

剧孟差堪为伯仲,幼舆暂许栖丘壑。怪新来、金甲绿沉枪,浑抛却。

桥上叟,曾相约,囊底智,今何若?任花眠柳醉,风嘲月谑。

方外求羊随杖履,禁中颇牧思韬略。看他年、长剑倚崆峒,图麟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从弟贬袁州(一作皇甫冉诗,题作送从弟豫贬远州)

唐代刘长卿

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游吴经万里,吊屈向三湘。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名羞黄绶系,身是白眉郎。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忧来沽楚酒,老鬓莫凝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唐代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曾元陟应明经试

明代张萱

河桥尊酒共歌骊,綵笔翩翩对赤墀。奏赋不妨前主席,说诗慎勿解人颐。

征途日暖花如锦,御苑风和柳欲丝。若上金台须一醉,天涯芳草正离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牡丹百咏 其八

明代张淮

独有天公造化神,酿成珍卉吐来真。百般娇态生成种,一味秾香恼杀人。

金缕尽容歌白日,紫丝曾为障红尘。若教青帝堪通赂,万斛明珠定买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邓玄度少参楼居诗次韵 其四

明代李云龙

身世悠悠可自知,人间堪笑有情痴。阴阳往复双过鸟,今古兴亡一局棋。

春去名花浑入梦,暖回病草又逢医。衰荣无定皆如此,且把新声付雪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行杂感 其十二

清代黄遵宪

拍拍群鸥逐我飞,不曾相识各天涯。欲凭鸟语时通讯,又恐华言汝未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隐君宅

元代杨维桢

隐君宅中区,心游入天境。
酌空引窊石,汲深出寒井。
檐花度吹香,池叶漏天影。
隐几鸣虚琴,悠然有真省。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