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国风·鄘风·墙有茨

先秦佚名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扫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说出口。如果真要说出来,那话就难听死啦。
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除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详细说。如果真要说详细,那话说来可长啦。
墙上长满了蒺藜,没有办法打捆走。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不能对人说。如果真的传开来,简直就是羞辱啊。

注释
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茨(cí):植物名,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刺。
埽(sǎo):同‘’扫‘’。
中冓(gòu):内室,宫中龌龊之事。

鉴赏

  这首诗内容与《邶风·新台》相承接,主要意思是讽刺宣姜(齐女)不守妇道,和庶子通奸,其事丑不可言。诗以墙上长满蒺藜起兴,给人的感觉,卫公子顽与其父妻宣姜的私通,就像蒺藜一样痛刺着卫国的国体以及卫国人民的颜面与心灵。

  全诗一唱三叹,在反复重复的数落中,一层层加深着对这一宫廷丑事的批判。在结构上,叠咏而意义递进,无论在内容、思想感情上都是一层深过一层,有效地增强着诗歌的讽刺力量。诗中之“不可埽”、“不可襄”、“不可束”,表面上写墙茨之延伸愈来愈长,几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实际上是比兴卫公子顽与其父妻私通已经到了无耻糜烂、昭然无忌的程度。诗中之“所可道也”、“所可详也”、“所可读也”,表明人们对这种宫廷丑事的议

  

创作背景

  《毛诗序》谓“《墙有茨》,卫人刺其上,公子顽通乎君母,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朱熹《诗集传》也持此说;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题序谓之:“刺卫宫淫乱无检也。”众说相类,都认为这是一首讥刺卫国内宫庶公子顽私通国母宣姜,生五子,而名分不正,国人唾骂其荒淫无耻的诗歌。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9-90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91-92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松年之汶上

金朝马定国

去去东平道,飞辕不可攀。地邻邾子国,天近穆陵关。

问俗徵前事,移家卜好山。溪堂醉花月,春兴几时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千叶黄梅歌呈王梦得张以道

宋代张镃

笛声吹起南湖水,散作奇葩江园里。
被春收入玉照堂,不逐余芒弄红紫。
一春开霁能几时,江梅正多人来稀。
光风屈指已过半,赖有缃蕊森高枝。
今朝拄杖偏宜到,暖碧红烟染林草。
悠然试就花下行,便有疎英点乌帽。
细看宝靥轻金涂,密网粲缀万斛珠。
一香举处众香发,幻巧更吐冰霜须。
叵罗盛酒如春沼,不待东风自开了。
呼童撼作晴雪飞,雪飞争似花飞好。
上都赏玩争出城,日高三丈车马尘。
谁能摆脱热官与铜臭,肯学花底真閒人。
时平空山老壮士,不得灭秦报君死。
鸡鸣抚剑起相叹,梦领全师渡河水。
吾曹耻作儿女愁,何如且插花满头。
一盏一盏复一盏,坐到落梅无始休。
无梅有月尤堪饮,醉卧苍苔石为枕。
醒来明月别寻花,桃岸翻霞杏堆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米元章临王献之台符帖赞

宋代岳珂

芾赞谢安帖,而嘉而得太帝之翰墨。
龙迹震惊,言犹未泐,
岂知其身被帝泽也载。士患不能,
不患不知,百世俟圣,
乃今见之,予将以之为行己之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服药

明代陶安

服药功亦奇,藉以益五脏。阅世五十三,颇觉元气壮。

须发白数茎,黝者固无恙。先医神圣流,遗言岂我诳。

精神苟内守,血脉自和畅。厚本塞病源,邪沴不敢向。

吾儒传大方,又出医家上。集义体自充,寡欲心不放。

慎言节饮食,砭针戒流荡。达则民瘼苏,穷亦身粹盎。

道德永昭垂,后天不凋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朝

明代陆深

圣人勤政百工良,钟鼓声严夜未央。仗马但闻嘶落月,朝鸦不见带朝阳。

班成鸳鹭当尧陛,影动云霞护舜裳。缓步归来纶阁静,尚添官烛校文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和王百谷梅花绝句十首 其七

明代王夫之

白头綵笔写氤氲,香霭描来雪几分。犹恐相逢不相识,拟添残月与轻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平山堂 其二

宋代黄裳

水涵群影去悠悠,楼有三千转首休。想见经游人与物,而今知我梦扬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意一首和杨紫卿

清代朱琦

美人立云中,亭亭抱明月。被以芰荷裳,佩以青玉玦。

凌波起微步,照影光未灭。云螭翔左右,吹箫向丹阙。

散作鸾鹤音,满听实清越。回飙奋余响,流徵忽凄咽。

蹇修时不来,高义徒怅结。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