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176篇诗文
甘子壁上诗,慨然想见君有奇。甘子避世东墙下,君数顾之何所为。
其日示我一长篇,上传山西巡抚忠襄蔡公贤。后有论赞三百言,睢阳之烈千古传。
张君传如韩退之,附载中军应都司。凛凛南八好男儿,方伯名与许远齐。
更有宁武周将军,阖门战死无孑遗。感公遗书自愤发,愧死贺兰不出师。
是时蔡公奉旨已解任,力战十日,城破自经三立祠。
劳瘠身轻不得死,时盛乃脱铁甲加公衣。归家手杀子与妻,再拜尸前经树枝。
门皂厮养二十余,祠前树下尸累累。我同林子读至是,默然无声泪雨垂。
吏部曰公用人侵我吏,台省曰公儒者不可使。国是日非士解体,传中一一详其事。
乃知张君不独爱忠臣,能见大计有如此。我翻案上书,明季遗闻多删除。
林子拍案大叫绝,何人今能为此说。甘子拱手君莫疑,此亦张君之所为。
朝出城西门,甘子送我乘桴行。江风飒飒吹白蘋,石濑回薄溅衣巾。
悔于南丰不识君。
两夫持镰行我先,巧寻径路其智专。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气已出层峰巅。
何郎鲍叔饱经历,胜处一一手自编。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
当年共登青云梯,今日邀我为击鲜。始观神龟闯清泚,上有石壁来飞泉。
隐清遗基平可坐,下顾乱石如磨鋋。悬崖双瀑洒空雪,来自一握孤云天。
却从下流溯深险,崎岖直到清潭边。朝阳射光破幽閟,断虹上下遮潺湲。
传闻高山更高处,雅有行路从西偏。同行无乃深好事,杯酒自犒脚力全。
诛锄荆棘穷鸟道,欲进不得意愈坚。旋呼僮仆累危石,笑采野菊聊盘旋。
扪萝腾身上苔磴,往往欢呼争著鞭。侧行危步汗浃背,石角或使衣裳褰。
少焉身在双瀑上,又见高派冲泓渊。自笑泉石成膏肓,爱赏不减蚁慕膻。
巉岩数峰巧遮护,妙处二老初无传。脱迹尘埃到此地,便觉神思飘飘然。
回首江南尘一聚,城郭历历眼俗穿。相期更看水流处,步履未倦夸轻翩。
一上千尺穷山椒,碧涧靡迤流苍烟。寻源不能且忘返,石猊巍踞惊神镌。
退求归径惘难问,藤萝所在相萦缠。我方踟蹰风烟表,披披衣袂身欲仙。
晚归招提各痛饮,读尽屋壁长短篇。截筒环山笕清驶,窍出珠穗心亦怜。
棋枰相与论瓜葛,横琴不妨挥五弦。人生易老费扶掖,胜具大率须少年。
伊余历聘佳山水,爱奇切慕太史迁。明年炎暑袭故步,与君共枕清流眠。
江东著伟姓,太宰迈常伦。势可移山岳,位已无人臣。
一朝被蜚语,朱户生黄尘。孙子余舅氏,青衿甘食贫。
硁硁守经学,湖乡少四邻。时念同胞姊,扁舟入城闉。
澹泊不饮酒,慰籍多苦辛。长逝渭阳水,愁绝慈闱人。
将军归来气如虎,十万貔貅争鼓舞。凯歌驰入玉门关,邑屋参差认乡土。
弟兄亲戚远相迎,拥道拦街不得行。喜极成悲还堕泪,共言此会是更生。
将军令严不得住,羽书催入京城去。朝廷受赏却还家,父子夫妻保相聚。
人生从军可奈何,岁岁防边辛苦多。不须更奏边笳曲,请君听我入塞歌。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