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发韶州

唐代宋之问

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
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露浓看菌湿,风飓觉船飘。
直御魑将魅,宁论鸱与鸮.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
绿树秦京道,青云洛水桥。故园长在目,魂去不须招。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题

清代胤禛

舜禹传心十六字,执中一语贯精微。漫从体用观真妄,不向筌蹄觅是非。

大地春风扬道妙,碧天秋月露清机。个中密谛何人会,鱼自深潜鸟自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玉士亨看山处

元代贝琼

看山何处候神仙,地近城南尺五天。林屋雪消攒玉笋,上方云影出青莲。

行人独去西风里,倦鸟双回落照边。此日骑曹谁记马,閒支手板思悠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龙吟

元代张翥

鳌溪路。潇洒翠壁丹崖,古藤高树。林间猿鸟欣然,故人隐在,溪山胜处。

久延伫。浑似种桃源里,白云窗户。灯前素瑟清尊,开怀正好,连床夜语。

应是山灵留客,雪飞风起,长松掀舞。谁道倦途相逢,倾盖如故。

阳春一曲,总是关心句。何妨共、矶头把钓,梅边徐步。

只恐匆匆去。故园梦里,长牵别绪。寂寞闲针缕。还念我、飘零江湖烟雨。

断肠岁晚,客衣谁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伦侍御瓈溪南归

明代林俊

最盛才华安避舍,颇颓筋力忆登台。地严风纪身先告,日昃功名岁未回。

南纪每悬天上梦,西堂时共月中杯。昔贤心事频相付,露下秋高有雁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悲歌行

明代胡应麟

滔滔百川逝还流,夸父逐日不回头。秋风鸿雁春风燕,河东织女西牵牛。

牵牛织女不相见,一似秋鸿与春燕。人生有钱付酒家,何用殷忧涕如霰。

君不见黄河奔流下太行,鲁阳难返九日光。黄金可成脑可补,试问秦皇与汉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 其八

清代盖方泌

秋水集行潦,奔流积石间。望之无厓渚,河伯顾欣然。

东行遇海若,乃始望洋叹。江汉共朝宗,翕受纳百川。

挹注无盈科,虚涵大地宽。区区拘墟见,蠡测知其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反舌

宋代李光

喧喧木杪弄新晴,羁枕惊回梦不成。任是舌端能百啭,园林春尽寂无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语·时习章

宋代陈普

学专复性习为功,千五百年初发蒙。
悦乐已深加不愠,此身与道始流通。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