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李丹徒见赠之作

唐代宋之问

镇吴称奥里,试剧仰通才。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
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连辔登山尽,浮舟望海回。
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赠曲南凫断,征途北雁催。
更怜江上月,还入镜中开。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枕上怀卢进斋

宋代顾逢

三载吴庠住,何由再合并。老来情不舍,枕上梦频成。

撼树风终夜,敲窗雨数声。每思湖上酒,无日不同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宋代阳枋

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
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
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
若使边臣充此意,凶残到处岂难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陈白沙对菊五首 其五

明代苏仲

疏篱淡淡拥秋光,晚节相看色最香。赖有老妻知我意,每朝沽酒遣儿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夕坐西山草堂旧感

明代何巩道

雨晴荒院有春灯,照入西山路几层。屋暖渐低鸡树月,石寒犹响马蹄冰。

新愁绿酒酣千日,往事红灰化五陵。不用更歌金管曲,十年王谢半为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十绝句 其六

宋代赵蕃

江上人家烟雨间,意行曾忆犯榛菅。祇今冷落人谁问,输与白鸥相对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小圃

宋代宋祁

初阳未爇树阴轻,中圃留连底有情。
春草抽心终不死,夏禽反舌已无声。
辘轳半上畦泉逗,襫襏初休陇雨晴。
紫蓼青葵正堪掇,於陵何必是逃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成都赏山茶,用路漕韵)

宋代王之望

萧寺两株红,欲共晓霞争色。独占岁寒天气,正群芳休息。
坐中清唱并阳春,写物妙诗格。霜鬓自羞簪帽,叹如何抛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判班孙待制见寄

宋代欧阳修

三朝窃宠幸逢辰,晚节恩深许乞身。
无用物中仍老病,太平时得作闲人。
鸣琴酌酒留嘉客,引水栽花过一春。
惟恨江淹才已尽,难酬开府句清新。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