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昔闻东坡老,险语壮庐阜。向来诗漱玉,光焰不可覆。
飞龙擘翠峡,绝响还许步。追观秋霜岸,奔流作雷怒。
春撞碎圭璧,雪溅入窗户。头眩怯初高,眼眈久反顾。
恍疑尘埃踪,误落清净土。永怀琴高生,控鲤得仙去。
文星夜半属紫薇,北门学士江南归。江头新水漾轻舸,清啸裂空云不飞。
壮游绝胜窥禹穴,锦袍不独誇渔矶。忧深廊庙见颜色,历尽世味忘甘肥。
钟山直道饥花鸟,宁知衮职思华藻。钜笔明教赋两都,安车又见迎三老。
龙门贱士言非夸,海内文章公大家。公方鹏运击千里,贱士望洋真井蛙。
他日龙泉如可用,雷生争敢负张华。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