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86篇诗文
日将旦、阴曀潜消。天宇扇祥飙。边陲静谧,夜熄鸣刁。
文教普旁昭。兴太学、多士舒翘。奉宗祧。新庙榜宸毫。
配侑享于郊。慈宁万寿,四海仰东朝。男女正,中壶至桃夭。
年屡稔,漕舟衔尾夥,高廪接楹饶。庙堂自有、擎天一柱,功比汉庭萧。
多少群工同德,俊乂旁招。吉祥诸福集,燮理四时调。
三年郊见,六变奏咸韶。望云霄。降福与唐尧。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