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田家 / 伤田家

唐代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二月还未开始养蚕,就已成为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新谷已忍痛卖出。
这是用刀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
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的烛火。
不照那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注释
粜(tiào):出卖谷物。
眼前疮(chuāng):指眼前的困难,眼前的痛苦。
剜(wān)却:挖掉,用刀挖除。 心头肉:身体的关键部位,这里喻指赖以生存的劳动果实。
绮(qǐ)罗:贵重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绫罗绸缎的人。筵(yán):宴席。
逃亡屋:贫苦农民无法生活,逃亡在外留下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全诗八句四十字,展示了唐末农民遭受的严重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广大贫苦农民的深切关怀与同情。这首诗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形象的比喻,高度的概括,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的容量更为广阔,把贫富悬殊的阶级差别描写得历历如绘,也把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同时充分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节制感情的功力。

  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描写残酷的高利贷剥削给广大农民所带来的剜心割肉般的痛楚。

  开篇就揭露封建社会农村一种典型“怪”事:“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出了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被迫借贷的悲惨境地。二月还未着手养蚕,五月稻子尚处青苗期,然而,贫苦的农民迫于生计,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唐末广大农村破产,农民遭受的剥削更加惨重,至于颠沛流离,无以生存。在这样的严酷背景上,产生了可与李绅《悯农二首》前后辉映的聂夷中《咏田家》。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05-1306

聂夷中

聂夷中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宋代何绛

羚羊峡口烂柯山,仙子棋枰尚未残。近日岁时容易厌,倘逢弹局不妨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渭八景·派溪钓隐

宋代何子举

派溪有水碧无瑕,结屋临溪钓隐家。
穉子敲针依柳树,扁舟罢钓泊芦花。
子陵辞汉千年远,尚父归周两鬓华。
只恐客星难障掩,一竿未足了生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即事二首 其二

金朝刘昂

山花山雨相兼落,溪水溪云一样閒。野店无人问春事,酒旗风外鸟关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怀 其二

明代郑潜

男儿盖棺事则已,壮士拔剑歌莫哀。功名富贵我何有,松菊田园归去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张公洞

明代顾璘

风雷开洞府,传自赤乌年。峭壁斜倾地,盘云半覆天。

林抽千挺笋,池绽九华莲。螺壳回旋入,蜂房芥蒂悬。

虚窗通白日,奥室聚苍烟。石髓滋璚蕊,丹炉闭雪铅。

吴山唯此胜,张老是何仙。轻举应霞外,冥搜破物先。

缅余问桃水,遂尔涉芝田。憩涧心方寂,寻真兴已偏。

步凌青嶂出,杯倩紫云传。落景幽襟积,飘蓬去路牵。

永怀餐大药,从此谢尘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侍读汝嘉挽诗 其二

明代李昌祺

阀阅衣冠盛,才名伯仲齐。宫袍裁赐锦,御酒拆封泥。

屡握脩书笔,频分应制题。只今文燄在,犹自烛云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梅花百咏诗 其十六 赏梅

明代王夫之

徵诗檄就隔林催,鹤膝猩毡渡水来。婪尾不须倾腊酒,瓮头还有煮青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致思庵二首 其二

宋代孙觌

宿雨连村暗,春流隔陇分。樯乌吟外见,城角定中闻。

石鼎涵苍润,铜炉涌翠芬。明朝南北路,相望两孤云。

聂夷中

聂夷中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