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54篇诗文
海虞魏君富经史,古貌古心一高士。藏脩有轩劳经营,以慎为名得深旨。
□文所载见传记,意义无他惟谨尔。揭扁于楣匪徒玩,勉旃力行在脩已。
朝焉惓惓暮惕惕,进退出入兼动止。达乎诚敬知隐微,崇礼以义及廉耻。
不登于高不临深,顷步之间敢忘耳。慎之又慎功斯到,从容自然合规矩。
高明博厚本天地,俯仰无惭古人似。传家清白志所同,百世真堪遗孙子。
端居意不适,策杖起行游。仙人八公侣,携我升蓬丘。
泠泠随风举,衣袂若云浮。放歌昆崙顶,下视弱水流。
天都信寥廓,绛节聊淹留。黄金被高馆,白玉开层楼。
乐哉瑶池上,一饮为千秋。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