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安定城楼

唐代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大绵延的城墙上城楼高百尺,在绿杨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
我始终向往将来成就一番回转天地的事业后,带着满头白发,乘一只小船归隐江湖。
我没料到小人们会把“腐鼠”一样的小利当成美味,竟然对鹓雏猜忌个没完。

注释
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的治所。
迢递:此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谢朓《随王鼓吹曲》:“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枝外:一作“枝上”。汀洲:汀指水边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写登楼所

赏析

  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按泾州城东有“美女湫”广袤数里(见《太平广记》),汀洲殆指其地。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句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

  

创作背景

  公元835年,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公元838年(唐文宗开成三年),李商隐考中进士以后,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不幸落选,失意地再回到泾源。正是春风吹柳、杨柳婆娑的季节,诗人登上泾源古城头——安定城楼,纵目远眺,写下这首七律遣怀。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90-391 .
2、 黄清士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204-1205 .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象湖断桥

清代陈忠平

湿翠熏红各自娇,桃源一望水迢遥。何当借我神丁斧,斫取长虹接此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雅·北山

先秦佚名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辛丑春夜闻雨

明代顾清

破屋寒多怯夜眠,骤闻鸣雨更欣然。已拚窗下琴书湿,暗喜庭前草木鲜。

檐溜不齐时点点,灯花无谓故娟娟。清时美景双惆怅,卧听淋浪百虑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句 其二

宋代王庭圭

欲结茅斋一两间,芙蓉高处掩柴关。人逢好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郊居偶书十韵

明代薛蕙

郭外渔樵径,丘中隐遁居。闭门三伏日,堆案数函书。

俛仰岁过半,登临兴有馀。赏心吟不惬,物色画难如。

高阁云峰丽,横塘水镜虚。回风摇绿箨,落景敛红蕖。

满眼多情在,双眉一笑舒。壶觞祗自酌,鱼鸟尽相于。

衰疾宜调护,纷华更扫除。永辞朝市客,高枕卧田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八

清代张笃庆

思陵苛察误宸聪,国计周章践祚中。高栋已看倾大厦,神奸转复认孤忠。

论兵轇轕终无定,驭将宽严失至公。独有俭勤关睿虑,年年水旱瘁深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楼感事

清代周家禄

寂寂高楼俯水滨,喧喧龙鹤竞残鳞。帆开云影移书幌,花落风枝损砚尘。

衰病渐看成废物,艰难无处著闲身。江南四月鲥鱼美,何必猪肝苦累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李提学存耕铅山酌廉韵

元代王奕

先生在荷峰,此日赋泉石。
及今又重午,领客酌莲碧。
教雨落九垓,随地成廉泽。
师友系天伦,岂必同过客。
孔孟与曾颜,日月照不息。
袖香拜邹鲁,历历抚遗迹。
沂水并尼山,雩坛俨如昔。
晞发濯我缨,埃溘尽湔涤。
归来见佳吟,转觉肝胆易。
此事不得再,此日良可惜。
自怜饮食身,犹受气形役。
何当坐百原,一啸脱尘屐。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