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36篇诗文
匹马冲寒发。看满目、残山剩水,轘辕伊阙。我到关河惊岁暮,却值梁园飞雪。
不须怨、汴京烟月。歌罢添衣仍命酒,只今宵、离恨多于发。
男儿事,有本末。
珊瑚十丈凭敲折。叹世上、非公知我,几成怪物。此外半生谁鲍子,负此真非豪杰。
最感是、留髡烛灭。后夜相思铜雀下,想漳河、水染啼痕血。
今不醉,后何益。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