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赐房玄龄

唐代李世民

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像蓬莱仙境一样的太液池相距很远,在西苑的房玄龄忙于援引上才。
雄鸡初唱,关门就早已为他们打开;而贤明的宰相,正在“西园”忙于援引他们呢!

注释
房玄龄:房玄龄(579—648),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人。与魏征、杜如晦等同为唐太宗重要助手。任宰相十五年,求贤若渴,量才任用,史称贤相。
迥(jiong):远。
西园:指西苑。房玄龄贞观初任中书令,中书省靠近西苑。
鸡鸣:《史记·孟尝君传》载,函谷关鸡鸣开关放行。

参考资料:

1、 侯书生,迟月荃编著. 领导干部古诗观止[M]. 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4.01.第159页

鉴赏

  此诗意在称赞、勉励房玄龄为国求贤。首句从反面落墨,说明房玄龄与太液池距离甚远,无暇游乐。次句从正面着笔,点明西园里“上才”房玄龄。三、四两句,盛赞房玄龄“夙兴夜寐”、“勤劳王事”。全诗四句,写得兴会淋漓,亦充满意境美,值得玩味。

  诗的首句,是回忆过去游处之乐。太液池是大明宫里的一个湖,中有蓬莱山,象征着海外仙山。当年秦王李世民延揽房玄龄等人为“十八学士”,兴文学馆,当时人称为“登瀛洲”(《唐会要》四十六)瀛洲、蓬莱,各为“三神山”之一,可以互举,意思相同。次句“西园隐上才”,房玄龄是“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旧唐书·本传》),“引拔士类,常如不及”(《唐会要》五十七)的人。这一点,李世民非常了解,诗句充

  
李世民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乙丑九月拟清湘老法并题

清代吴灏

烟冷霜花落尽,蓬庐瓦雀声喧。斜日蓬窗弄笔,俨然閒卧江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言诗 其八

魏晋嵇康

抄抄翔鸾,舒翼太清。俯眺紫辰,仰看素庭。凌蹑玄虚,浮沉无形。

将游区外,啸侣长鸣。神□不存,谁与独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县尹任满

宋代毛直方

卓鲁久滑涂,临风重怀人。
锦溪有美锦,善制当谁称。
器之汾阳君,烨烨驰华声。
往来试樵邑,口碑播瓯闽。
东阳修何行,桃李三年春。
安得百器之,布满弦歌城。
奈城斗以南,纷纷蒲璧荣。
令君一何廉,廉乃不近名。
令君一何明,明乃不见形。
令君一何有,有若权在衡。
令君一何了,又若刃发硎。
能令政事简,罚者怀其仁。
官府有直气,闾门无枉情。
物论久逾定,去思见民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同年聂苏门公祖守潮寄赠 其一

明代黄锦

瀛海春风动地回,儿童争迓使车来。云团皂盖千峰雨,电闪朱旗万壑雷。

江上鳄鱼看再徙,岭头韩木喜重栽。无由借得苍龙杖,执兕欢迎彩凤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黎大行,濒行以途穷为恨,赋诗见示;仍用前韵答之

明代张煌言

柳色河桥弄晚阴,临歧攀折思偏淫。乍来紫气原干斗,此去皇华为溉鬵。

殿上未归和氏璧,橐中谁赐陆生金?飘零莫漫愁书剑,六传平驱正在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冬行边

明代戚继光

木落空山冷,烟凝古渡迷。岁华堪送酒,世事只如棋。

险窦群猿狎,斜阳倦鸟知。边愁频入眼,沧海愧心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王稚川晏叔原饭寂照房

宋代黄庭坚

高人住宝坊,重客款斋房。市声犹在耳,静虚生白光。

幽子遗淡墨,窗间见潇湘。蒹葭落凫雁,秋色媚横塘。

博山沈水烟,淡与人意长。自携鹰爪芽,来试鱼眼汤。

寒浴得温湢,体净意凯康。盘餐取近市,厌饫谢膻羊。

裂饼羞豚脍,包鱼芰荷香。平生所怀人,忽言共榻床。

常恐风雨散,千里郁相望。斯游岂易得,渊对妙濠梁。

雅雅王稚川,易亲复难忘。晏子与人交,风义盛激昂。

两公盛才力,宫锦丽文章。鄙夫得秀句,成诵更怀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征 其二

元代张弘范

离多会少古皆然,惟我平生苦太偏。已是十年驱战马,又还万里驾征船。

相思回首南天角,独许倾心北阙边。寄语故人知道否,戮鲸沈海在来年。

李世民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