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长忆西山

宋代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怀念 写景 写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常常回忆灵隐山的风光,那里的灵隐寺、天竺山、冷泉停我都曾经游览过。山里气候宜人,就算是三伏天也如清秋般凉爽。
时常看见白猿攀上高树,长啸一声便不见了踪影。告别西山之后,我曾多次将所见美景画下来,但始终觉得画中峰峦不如实景美丽。

注释
酒泉子: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有二体:一见于敦煌曲子词,双调四十九字。宋代潘阆依之,因忆西湖风景而作,故一名《忆余杭》。一多见于《花间集》,自四十字至四十五字,句法用韵彼此大同小异。此二体均以平韵为主,间入仄韵。
西山:即灵隐山,一名武林山。上有北高峰。

创作背景

  本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潘阆曾寓居钱塘(杭州),宋真宗时,潘阆起复为官,后来没有再回杭州。他“长忆”而唱《酒泉子》,当是这时期的词作。   

参考资料:

1、 梅重著. 西湖名人[M].2007 ,41.
2、 陈器之主编. 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 下[M].1998 ,852.

赏析

  这首词写对杭州西山的回忆。上片以“三伏似清秋"写出灵隐寺、玲泉亭古木参天,凉爽宜人;下片以白猿攀树,长啸远去,写灵隐山冷清幽静,最后以画不如真景,反衬灵隐山峰峦之美。该词词意含蓄沉稳,绘景采用白描、想像和反衬等表现手法,清幽神奇,自然美感。

  “长忆西山”,起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灵隐寺前三竺后”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风景点。后来苏轼《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诗用“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来写此间景物,便是脱胎于潘阆的。“冷泉亭上旧曾游”,冷泉在灵隐寺前。上句是远景大景,这句是近景小景;在展现了广阔的背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览冷泉这一名胜时的情形,自然也有举

  

潘阆

  潘阆(?~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1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太社位酌献用《嘉安》。秋社、腊太稷、土正、后稷通用。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叶气嘉生,年谷顺成。万亿及秭,如坻如京。奉时犉牡,告于神明。

歌此良耜,于昭德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恽司勋器之

明代顾璘

干将无留割,奇骥刷千里。磊落恽司勋,天才豁所委。

研精综天人,识微洞玄理。排荡五行家,力破管郭垒。

领郡懋循良,司农广储峙。策功龙飞乡,天子知姓氏。

三命登吏曹,士类鉴如水。古称裴叔则,朗照宛相拟。

奏绩明光宫,履声彻阶戺。留之置左右,启沃自兹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两侑丈人说及见和鸿华庵诗却赠 其二

明代张萱

君是诗禅我酒禅,莫论成佛与生天。四时诗酒四时共,却被人呼两个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集雅诗二十首 其七 东方朔

明代郭之奇

与道相从者,仙圣随肩踵。入世无常家,玩世非一种。

深思众妙门,且绝群心陇。韬精赴玉庭,放志依垂拱。

虽复就威仪,安知有辱宠。胸前五岳浮,牙后十洲涌。

此外安足言,其中所独奉。东方尔何人,百代闻风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大司马张公还朝四首 其四

明代胡应麟

大纛生风入帝城,双龙遥夜雪花鸣。馀皇十万清吴塞,练组三千肃汉营。

淝水苍生偏听捷,潢池赤子竞输诚。何人第一麒麟上,彩笔词埸更主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垓下

宋代曾巩

三杰同归汉道兴,拔山余力尔徒矜。
泫然垓下真儿女,不悟当从一范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应贤景高文特少张景孙同客景卢官舍

宋代洪适

使回亲旧集,虎穴问穹庐。半夜枥喧马,高秋盘进鱼。

真成聚东井,谁复话南徐。底事桃源客,新来书也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景 秋风白云飞

宋代刘辰翁

风起秋尘外,山空海又围。疏疏黄叶外,渺渺白云飞。

扫地驱残暑,林烟带落晖。空明仙仗过,夭矫玉龙归。

中野悲游子,苍梧迎帝妃。回首汾水上,不觉泪沾衣。

潘阆

  潘阆(?~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