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隐月岫

唐代张籍

月出深峰里,清凉夜亦寒。每嫌西落疾,不得到明看。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魏晋成公绥

洋洋熊耳流,巍巍伊阙山。高冈碣崔嵬,双阜夹长川。

素石何磷磷,水禽浮翩翩。远涉许颍路,顾思邈绵绵。

郁陶怀所亲,引领情缅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江太湖笠泽虹桥诗

宋代陈植

脍忆鲈鱼秋正肥,当年惟见季鹰归。
沧波此处堪垂钓,当代无人肯拂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镇之南原桃树数百花时余数游赏当武陵也道士苦打搅尽伐之忆以诗

明代徐渭

镇南亦自有桃源,载酒来寻不计年。秪为烧茶烦道士,故令闭洞返渔船。

一从春雨花开后,是处朝霞色可怜。笑我老来无脚力,欲呼船子少船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城山访陈碧洋主事

明代吴继乔

海国风涛壮,巍然见石城。苔痕侵地绿,岭气接天青。

路锁朝霞霭,江横夜月明。悲风惊树杪,龙卧渴苍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一夜月

明代苏福

歛翼阳乌若木林,半轮新月到天心。人生何问圆兼缺,且向中庭酒满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京中送举人刘汝敬省母

明代叶元玉

转眼南宫较艺时,匆匆何事负佳期。芙蓉不怨开花晚,乌鸟宁忘反哺私。

泪被天风吹作雨,愁因柳路织成丝。我心亦似君心切,况在天涯赋此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更漏子四首 其一

清代奕绘

玉为人,花作鸟,抛费功夫多少。花作鸟,玉为人,弄花香满身。

绿鹦哥,花架子,一串素馨穿起。花架子,绿鹦哥,夜来香气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坐风雨忽至

宋代黎廷瑞

山中夜半风雨来,板扉竹户如人开。
孤灯淡淡吹欲死,饥乌哑哑啼更哀。
青阳甫达诸火满,素志无伸华发催。
於呼闻道亦未晚,策骥千里毋徘徊。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