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流杯渠

唐代张籍

渌酒白螺杯,随流去复回。似知人把处,各向面前来。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柳枝

唐代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子敬赴潮粹七言二首

宋代刘克庄

四十年前忝此除,偶因诗祸免题舆。
故交反眼炎凉异,岁月惊心露电如。
衔内条冰疑有欠,镜中须雪摘无馀。
南州剩有随阳雁,若比江湖易寄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吕】普天乐 其十三

元代关汉卿

旅馆梦魂为功名,伤离别,可怜见关山万里,独自跋涉。

楚阳台朝暮云,杨柳岸朦胧月,冷清清怎地挨今夜?

梦魂儿这场抛撇。人去也,去时节远也,远时节几日来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屠田叔太守新姬催妆

明代徐熥

灯光满九衢,弦筦待名姝。羞嗔夫婿促,娇倩侍儿扶。

鬒浓耀宝饰,佩响按罗襦。含颦疑有态,敛色看成都。

欲泣声先颤,将行步复须。梁惊栖玳瑁,枕怯索珊瑚。

除钗劳屡唤,近帐费低呼。情通呈脸晕,语涩静唇朱。

兰膏薰戺闼,香气郁流苏。展转动金钏,绰约见冰肤。

使君今有妇,五马不踟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七 桔槔亭

明代倪岳

桔槔在平林,辽辽怀汉阴。灌园者谁子,可解息机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别陈志鸿罢官归高凉 其二

明代王恭

得官何似罢官閒,闽海秋风一骑还。五岭黄茆通驿路,百城寒水接乡关。

离心不醉霜中柳,归梦应寻鸟外山。闻说旧游多鹗荐,未应空老薜萝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世已乱身将老长歌当哭莫知我哀

清代郑孝胥

驻颜却老竟无方,被发缨冠亦太狂。归死未甘同泯泯,言愁始欲对茫茫。

孤云万族身安托,落日扁舟世可忘。从此湖山换兵柄,肯教部曲识蕲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

唐代李群玉

云卧竟不起,少微空陨光。唯应孔北海,为立郑公乡。
旧馆苔藓合,幽斋松菊荒。空馀书带草,日日上阶长。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