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梅处士

唐代张籍

扰扰人间是与非,官闲自觉省心机。六行班里身常下,
九列符中事亦稀。市客惯曾赊贱药,家僮惊见著新衣。
君今独得居山乐,应喜多时未办归。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贫士叹

金朝王若虚

甑生尘,瓶乏粟,北风萧萧吹破屋。入门两眼何悲凉,稚子低目老妻哭。

世无鲁子敬、蔡明远之真丈夫,故应饿死填沟谷。

苍天生我亦何意,盖世功名实不足。试将短剌谒朱门,甲第纷纷厌梁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友人伤歌姬

唐代温庭筠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松厓歌寄方方伯寿卿

明代孙一元

吾闻徂徕之山,巀嶭高万丈,上有古松千尺蟠踞厓之颠。

白日行天不到地,苍藤翠茑倒挂相钩连。皴皮剥落根半露,偃盖反走枝相缠。

下有元精山灵秘流膏,入土今千年。樵人牧竖不敢伐,乃知神物天能全。

阴厓半夜起蛟蠖,哀壑万里含云烟。世间此木不见用,偃蹇独卧空山前。

只今大厦将倾圮,风雨无庇真堪怜。呜呼安得此木供采用,能令四海苍生重熙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咏 其四

明代伍瑞隆

何处莺啼隔落花,声声吹送玉人家。君身可有双飞翼,不到红楼却自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飞云涧瀑布涧

明代王世贞

急淙瀑布千丈,飞云冒絮百重。更许餐霞煮石,山人衣食从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莲曲二首 其二

元代胡奎

昨日采莲花,今日采莲子。贱妾比红衣,宁教抱香死。

溪上采芙蓉,兰舟荡晚风。叶如郎意薄,花似妾颜红。

采花莫临水,水深清见底。水有见底时,郎心隔千里。

一去不思家,秋风吹若耶。只愁霜露重,妾貌不如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半面美人图 其一

清代林朝崧

似将回首尚迁延,阿堵神情已尽传。螺黛半弯描月瘦,翠翘一朵压云偏。

是谁偶欠添毫笔,累我空吟却扇篇。料得画师非惜墨,好花开到五分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屈翁山诗集

清代方文

《周南》存《汉广》,谁谓楚无风。尔祖《离骚赋》,人言《小雅》同。

本支犹未坠,艺苑复称雄。千古沅湘意,今归五岭东。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