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桃红·淡烟微雨锁横塘

元代盍西村

淡烟微雨锁横塘,且看无风浪。一叶轻舟任飘荡,芰荷香,渔歌虽美休高唱。些儿晚凉,金沙滩上,多有睡鸳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雨霏霏,像是轻烟笼罩着横塘,漫不经心的一看水面上风平浪静。我驾着一叶轻舟,任它自由飘荡;菱角和荷叶的清香阵阵扑面。水乡的渔歌虽然动听,此刻却担心它会破坏这静谧安闲的时刻。暮色渐渐降临,送来些许轻寒,放眼金沙滩畔,不时有一对对鸳鸯并头宿眠。

注释
横塘:江苏吴县西南地名,又南京秦淮河堤南也称横塘。诗词中常取作江南水乡旖旎的典型。
芰(jì):菱。
些儿:少许。

参考资料:

赏析

  古代诗文中的某些地名,如“横塘”、“南浦”、“西园”之类,不必强行断定其实处,已自有其特定的意境与风味。提起“横塘”,人们就会想到江南的水乡,波明水净,绿柳红荷,莲舟轻荡,少男少女们互唱着风情万种的吴歌。作者借此地名,不排除利用人们的联想,但他又限定了特别的氛围,即“淡烟微雨”。一个“锁”字,将横塘置于蒙蒙细雨的笼罩之中,同时也排除了“热闹”的加入,使水面成了作者的个人世界。

  “且看”二字用语平常,却颇具玩味,可以说,它与杜甫“且看欲尽花经眼”的“且看”有异曲同工之妙。“且看”就是那么随随便便、漫不经意地一看,显示出一种平常心。天空固然雨意不绝,湖面却也水波不兴。诗人用“且看”而不用“且喜”,正因为他荡

  

盍西村

  盍西村,生平不详。盱眙(今属江苏省)人。元·钟嗣成《录鬼簿》未载其名,而有盍志学,或以为系一人。《录鬼薄》把他列为“前辈已死名公”,称其为“学士”。他的散曲多为写景之作,歌颂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论说其词“如清风爽籁”。其散曲作品现存小令17首,套数1套。

► 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司谏许道真徵复图

金朝李俊民

君不见退休绿野平淮相,灵台不许丹青状。又不见五湖归去鸱夷桨,越人争铸黄金像。

功成身退天之道,道直天怜去官早。盐梅须借筑岩人,羽翼重来采芝老。

袖中谏草力回天,害除利兴车载悬。何忧不识荆州面,图画如今处处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愤

唐代杜甫

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彦明

宋代王庭圭

叔父今谁贵,中郎一世豪。渡江人物盛,容驷里门高。

冠盖荣吾党,芝兰见汝曹。兹游兼问学,鼓箧莫辞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存公归中州

明代张萱

白足何人伴,青山几日程。宿根原彗业,馀习得诗名。

少室松收粉,梁园雪煮铛。由来乞食处,不羡五侯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吕二山人雨中问病韵二首 其二

明代杨巍

已向山中老,宁论世上功。尔诗久作祟,吾道岂云穷。

百亩桑麻雨,一溪杨柳风。生涯亦自好,端不坐书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余既不上春官燕中遂有传余病不起者孟韬方就试辄于院中大恸王次公过瀫水为余言之余闻剧喜命酒索笔赋此寄孟韬

明代胡应麟

漆园喻桑户,郑圃称杨朱。岂无王者乐,孰与真人居。

大钧播群象,品汇盈寰区。偶然值为人,禀此七尺躯。

营营一生内,十九婴忧虞。欢爱苦不长,劳悴乃有馀。

冠裳槛沐猴,钟鼎罗爰居。三旬亮已多,百年亦奚娱。

风霜遍项颔,尘垢盈眉须。齿发谅非坚,金石犹可渝。

七十二圣君,百千亿庸愚。参差就黄土,转盼随丘墟。

安期信茫昧,松子难觊觎。何如一宿觉,大梦伸蘧庐。

陶公制哀挽,王孙却衣襦。伟哉哲人见,我心获所如。

死生固有命,寿夭讵足虞。戚戚儿女仁,毋乃曲士拘。

愿言勖明德,今古流芳誉。乐哉白云丘,万代同斯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林光宇文学同高吴二茂才还闽四绝句 其一

明代王世贞

韩子文章日月光,当时闽海一欧阳。不论观察如常衮,分得三珠夜已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遇道者

唐代贯休

鹤骨松筋风貌殊,不言名姓绝荣枯。寻常藜杖九衢里,
莫是商山一皓无。身带烟霞游汗漫,药兼神鬼在葫芦。
只应张果支公辈,时复相逢醉海隅。

盍西村

  盍西村,生平不详。盱眙(今属江苏省)人。元·钟嗣成《录鬼簿》未载其名,而有盍志学,或以为系一人。《录鬼薄》把他列为“前辈已死名公”,称其为“学士”。他的散曲多为写景之作,歌颂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论说其词“如清风爽籁”。其散曲作品现存小令17首,套数1套。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