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98篇诗文
东皋聊极目,一水澹盈盈。望鹢频移棹,瞻凫屡问程。
崧云犹恋辙,紫水已扬旌。岸柳迎风笑,江花夹仗明。
轻阴来晓阁,甘澍遍重城。麦陇初含穗,桑畦并擢茎。
金波呈锦练,玉轸候琴声。笳引香风远,烟消细浪平。
炎方新茂宰,邺下旧词英。徒有临风羡,芳洲采杜衡。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