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98篇诗文
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方舟析旧知,对筵旷明牧。
举觞矜饮饯,指途念出宿。来晨无定端,别晷有成速。
颓阳照通津,夕阴暧平陆。榜人理行舻,輶轩命归仆。
分手东城闉,发棹西江隩。离会虽相杂,逝川岂往复。
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
道人本是红尘客,曾把锥刀闹胸臆。一朝矫首看冥鸿,弃子捐妻人莫测。
三茅峰北华阳南,凌乱烟霞閟殊特。筑庵寄傲知几年,但见日月忙如织。
饥餐落英饮沆瀣,策杖溪云随降陟。蟾辉倒射松风寒,长啸一声山欲辟。
飘然行止信自由,或到人间蹑人迹。朱门瓮牖初不分,遇酒辄倾论斗石。
有时巧发惊四筵,季主犹惭多失策。纷纷流俗争称奇,岂识道人真所适。
茅君仙去空遗踪,高行三千当自积。琴閒棋罢幸相过,却恐鸾飞无处觅。
护仓粮,高筑墙,兵马急趋潞水傍。东南刍粟积如山,百万军储指顾间。
庙堂胜算在兵食,一夕通州几报还。忽忆先朝于尚书,计焚积聚将何如。
不见汉家飞挽速,宁如西据敖仓粟。粮饷足,社稷福,万年周历今可卜。
稚川真长生,少从郑公游。孝章偶不死,免为文举忧。
馀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由来警露鹤,不羡撮蚤鹠。
愿加视后鞭,同驾躅空辀。宁餐堕齿堇,勿忆齐眉羞。
何时遂纵壑,归路同首丘。东冈松柏老,西岭橘柚秋。
著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
君方卒功名,一泛范蠡舟。我亦沾霈渥,渐解钟仪囚。
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犹胜嵇叔夜,孤愤甘长幽。
南窗可寄傲,北山早归耰。此语君勿疑,老彭跨商周。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