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寄怀

唐代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变,而我却在家中呆坐了四年。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但就没人把我推荐。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样,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亮眼。
一心想去追逐风波千万里,却不知哪条路才能见龙颜!

注释
荣落:荣显和衰落。
重(zhòng):甚,很。
逡(qūn)巡:顷刻、急速。
丘园:家园,乡里。后亦以丘园指隐居之处。
坐:渐、行将。
四春:四年。诗人会昌二年母亲去世,服丧闲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纵使:即使。
可堪:岂堪。

赏析

  一、二两句言世间盛衰变化本甚迅捷,而我半生沦落;今隐于丘园行将四年,于仕途甚感渺茫。三、四两句言丘园中虽不乏花晨月夕,然家贫无酒可以消忧,又无知己可以相慰藉。三年在京守丧,四年杨弁平后移家永乐,仍为秘省正字,官职没有升迁,况且遇到丁忧,故云“年年定”也。五、六对仗衬贴,“青袍似草”、“白发如丝”,不惟设色相映,更叹官卑秩微而头颅渐大;草青、丝自,兼具衰飒之象;“年年定”,一年盼过一年,无丝毫升迁之迹象;“日日新”,日子倏忽消逝,鬓发日日改白。一“定”一“新”,动感相映,所谓仕进无路,汲引无门也,所以最后感叹“未知何路到龙津”。

  全诗纯以对比之法结撰成章。首联领起人事花事二题, “荣落”指人指花都可。诗人

  

创作背景

  唐武宗即位,李党的首领李德裕为相,李商隐回京仍任秘书省正字。会昌二年(842),李母去世,他服丧四年后于会昌五年秋返京,仍居九品旧职。返京前他曾作《春日寄怀》一诗,抒写心中的苦闷与希望,时年三十五岁。   

参考资料:

1、 李元洛.李元洛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岳麓书社 ,2013:271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巳七月廿四日偕三儿阿泰薄游匡庐三首 其二

清代吴灏

五老峰前晓烟新,乱松野竹压山云。飘然直上三千尺,绝顶閒行看夕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天一色

明代龚敩

水色天光带晚晴,泓泓澄碧湛虚明。欲看一镜涵秋影,不著微云点太清。

星斗外穷千里目,波澜中混古今情。落霞孤鹜沧茫里,万顷潇湘画不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唐代杜牧

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一溪通四境,万岫饶层霄。
鸟翼舒华屋,鱼鳞棹短桡。浪花机乍织,云叶匠新雕。
台榭罗嘉卉,城池敞丽谯。蟾蜍来作鉴,螮蝀引成桥。
燕任随秋叶,人空集早潮。楚鸿行尽直,沙鹭立偏翘。
暮角凄游旅,清歌惨泬寥。景牵游目困,愁托酒肠销。
远吹流松韵,残阳渡柳桥。时陪庾公赏,还悟脱烦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裴九弟

唐代贾至

西江万里向东流,今夜江边驻客舟。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涂明府之龙丘

明代胡应麟

黄金台下共留欢,独向青溟奋羽翰。雁塔乍题唐进士,鹓行仍别汉郎官。

江云缥缈双凫下,海日苍茫一骑寒。白昼琴堂歌咏暇,看花还忆在长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前雁字诗十九首 其十七

明代王夫之

痴蝇钻故纸,窗隙溷云容。天外劳一笑,书中谁万钟。

童乌何足与,燕颔止为佣。小过占哀俭,飞离不恤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作答徐天隐

宋代黄庭坚

建德真乐国,万里渺中州。
除荡俗氛尽,心如九天秋。
满船载明月,乃可与同游。
平生期斯人,共挟风雅輈。
定知诗客来,夜虹贯斗牛。
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
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刘。
危柱鸣哀筝,知音初见求。
成功在漏刻,尧舜去共吺。
收此文章戏,往作活国谋。
开纳倾万方,皇极运九畴。
闭奸有要道,新旧随才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蒙亭二首 其二

宋代孙觌

落拓诗酒伴,疏慵粥饭僧。荡胸闲远抱,拄颊见高棱。

鸟倦犹闻语,蛟寒正可罾。一区如可卜,吾不愧陈登。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