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167篇诗文
衰年困炎熇,闭门卧山房。忽闻户外声,呼童倒衣裳。
仆擎两瓜至,初熟请翁尝。大盎试载浮,轻刀如截肪。
入手玉飞屑,荐齿冰含香。岂惟清渴吻,亦足漱枯肠。
忆昔忝黄扉,天厨出琼浆。二月中已破,内园固非常。
东陵归故侯,倏忽几星霜。农圃理旧业,园田嗟久荒。
劝课勤荷锄,力至瓜蔓长。蔓长味亦佳,持以诧穷乡。
流传实异种,沾溉有馀芳。野人知美芹,何由献君王。
回首九天上,一饭胡可忘。涓埃未能报,抚案徒自伤。
白帝吝商飙,烦暑仍靡靡。昨日山中归,倒卧西窗里。
开窗荫疏竹,炉烟灭复起。宁知井屋下,索寞亦闲只。
提鲜来君池,白鲢兼赤鲤。顷适尝新酿,浓香压酒子。
念兹赤壁携,浩然良有以。今夕复何夕,中秋散霾滓。
开襟南川流,皓月照寒水。吾欲泛扁舟,中流玩清泚。
思君君不来,弄丸空隐几。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