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尽日苦久旱,凌朝得微凉。悠悠我所思,眇眇天一方。
搔首亟盥沐,篮舆上河梁。城阇士如林,进取自行藏。
孰甘尺蠖屈,孰羡鸣凤翔。分寸丝忽间,胶扰互奔忙。
唶嗟尚何诣,交谊或难忘。山堂兮方斋,城树郁葱苍。
岂无尘榻地,茗瀹容细尝。放身易云晚,屋角下残阳。
虚明见云风,从君以徜徉。须臾夜色起,片月翻流光。
影静理无违,语惬情不伤。相将得岁寒,留目禾黍场。
可以饱吃饭,馀事扫秕糠。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