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枝词九首·其九

唐代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上开放的桃花、梨花层层叠叠、布满山野,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那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
戴着银钏金钗的妇女们到下山担水准备做饭,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子到山上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

注释
烧畲(shē):指的是烧荒种田。

参考资料:

鉴赏

  这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仙诗四首 其四

魏晋张华

游仙迫西极,弱水隔流沙。云榜鼓雾柂,飘忽陵飞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巫山高二首(一作宋之问诗)

唐代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合沓隐昭回。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唐代韩翃

玉山宴坐移年月,锡杖承恩诣丹阙。先朝亲与会龙华,
紫禁鸣钟白日斜。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
禅床久卧虎溪水,兰若初开凤城里。不出嚣尘见远公,
道成何必青莲宫。朝持药钵千家近,暮倚绳床一室空。
掖垣挥翰君称美,远客陪游问真理。薄宦深知误此心,
回心愿学雷居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胆瓶玉簪花

明代释函是

山辉本是因藏玉,幸不簪冠到石门。素色岂嫌风味薄,一枝斜傍自黄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归留别胡孟韬区用孺李季宣王囧伯王永叔黄季主冯咸父金伯韶八子

明代胡应麟

陌上东风御柳黄,胡姬相对一传觞。空传八骏来燕市,未许双蛾擅洛阳。

握手虹霓犹意气,关心岐路独文章。提携竞著南征赋,万叠春山万里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祁山人游武夷追送李氏阡即席赋赠 其三

明代叶春及

张公湖海士,载酒官道隅。冠盖何缤纷,蔼蔼皆文儒。

客行岂不遥,脱鞅还踟蹰。开尊藉芳草,门有双坟俱。

借问泉下人,富贵今何如。寄语幔亭君,扰扰不可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七

明代何巩道

玉写冰姿雪写神,悠悠云水一閒身。湘娥瑶瑟调皆冷,鲛客明珠数未匀。

自泛烟波常独往,谁怜鸥鹭欲相亲。年来旧社多零落,才入东林问主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呈存翁二首 其一

宋代周密

大明照率土,物物资辉光。万汇有不齐,一气鼓混茫。

纷华与萎薾,巨细靡可常。骊珠晦沧海,何异锥处囊。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