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唐代刘禹锡

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
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
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
烦热近还散,馀酲见便醒。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
静称垂松盖,鲜宜映鹤翎。忘忧常目击,素尚与心冥。
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徒然想融结,安可测年龄。
采取询乡耋,搜求按旧经。垂钩入空隙,隔浪动晶荧。
有获人争贺,欢谣众共听。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
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话旧感怀仍前韵

明代谢迁

曾共忧时戒履霜,壮怀今已视茫茫。空山落木悲年晚,穷海幽居爱日长。

门迓轩车频扫径,儿收书札满摊床。秋光剩得芙蓉好,同向江头试采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李大兰先生四首 其二

明代曹于汴

蜗蛮逐白日,世味尘怀锁。世氛非故吾,吾生自有我。

么䯢小厥躬,吾道得无堕。勋华躅匪遥,媲芳讵云叵。

问予何尔知,抠衣趋皋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洪启进游崆峒岩

明代张所学

补天馀石落芳洲,别墅空同与世浮。青璧玲珑誇绝胜,红尘绵眇更清幽。

金茎承露传千古,玉乳流丹历万秋。百里桑麻郊外见,满城云锦镜中收。

登山石子曾遗食,涉水田单为解裘。最喜使君追往辙,闾阎相爱此遨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希夷道院

明代施渐

何为此休暇,物境俱萧然。幽磬时一响,闲庭无杂喧。

春风林中度,桃李满窗前。未能游方外,数与静者便。

秉姿类绝俗,学道未忘筌。往志谓易竟,来日遂迁延。

踪迹一系此,当为同心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 其五

清代方朝

山行宿常迟,白日忽已坠。美人在天末,明霞倩谁佩。

总角事远游,夙昔临东岱。中怀念旧丘,极目炎云外。

奈何来豫章,咫尺庾关在。明朝乃回车,转欲向吴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代崔日用

紫宸欢每洽,绀殿法初隆。菊泛延龄酒,兰吹解愠风。
咸英调正乐,香梵遍秋空。临幸浮天瑞,重阳日再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龙德故宫怀古八首 其五

元代郝经

少康一旅便南奔,畀付英雄国可存。宗泽云亡李纲罢,衣冠不复到中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华首台留柬尘异大师

清代陈恭尹

石边流水尚潺然,法座庄严记昔年。草径别来多蔓地,松门重到渐参天。

几层杰阁低闻雁,千里晴空远见川。惠远未归陶令去,满溪黄菊布金钱。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