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夷甫

唐代罗隐

把得闲书坐水滨,读来前事亦酸辛。
莫言麈尾清谭柄,坏却淳风是此人。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相士徐碧眼

宋代白玉蟾

碧眼何须青白为,冰辞雹语不吾欺。
君看衮衮腰金者,曾见骚坛大将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木伯初秋兰 其一

宋代许及之

堪嗟堪惜是怀沙,占得秋兰作楚花。世莫我知方自足,底将逝水送韶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珠寺 其二

明代吕飞熊

谁布黄金海上回,望中楼阁俨蓬莱。波涛万里吹天转,画角孤城动地来。

水落鱼梁时抱石,夜深蜃气暂成台。乘流会有清酤好,贪看江云懒纪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至胥江与兄侄别 其一

明代区大相

客游非不好,奈此别情何。连雁沙边久,离杯竹下多。

中流忽判袂,芳渚遂分波。相望徒相失,谁能听榜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严子陵

清代慕昌溎

大度刘文叔,重兴汉室秋。诸公尽麟阁,有客老羊裘。

流水淘荣辱,机心付钓钩。大夫如可屈,应久觅封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亭怨 送徐郿伯还西泠倚玉田词韵同桐初京少蕺山次山赋

清代陈维崧

有墙外、紫丁香树。簸影钩帘,牵留数数。可记年时,凤城灯市夜游否。

黄金台古,招手唤、燕昭共语。霎地秋来,便去也、匆匆如许。

虽去。暂盟鸥狎鹭,奈肝胆、酒边还露。烹羔酌苦,归及见、江潮堆絮。

看万阵、犀弩张时,正百丈、银泷喧处。意气尽昂藏,肯只鸣榔渔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清凉寺

宋代郑獬

野思不可收,瞥若孤云生。
船头插芳草,閒踏飞花行。
春江摇夕阳,绿波鳞鳞明。
更欲待潮归,高城闻鼓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来龟轩

元代顾瑛

避乱归来两鬓霜,春风依旧满门墙。喜看义犬眠花坞,惊见灵龟踞石床。

曳尾泥途来远道,负书莲叶出重光。慎须勿落元君梦,自笑能知五世昌。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