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澄上人院

唐代卢纶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夜晚 写景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流水潺潺遥遥飘入竹窗,明月皎洁仿佛溪水中洗过。
新香火覆照去年香灰,后夜风吹动殿前风幡。
本性昏知道为时已晚,学识浅却喜见解相同。
一旦悟得归身之处,万水千山道路自通。

注释
澄上人:唐代僧人,其生平不详。
香:梵语“健达”译为“香”,为六种供养之一。佛教中,以为香能将人之信心通往佛所。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页

赏析

  作品首先劈空而来,营造出一个禅境。这里不写投宿的过程,也免去了入禅的经历,直接写见闻感受。竹窗闻远水,水声若有若无;月出似溪中,月色若隐若现。这是迷蒙而优美的月夜景色,也是那不可捉摸的禅境。接着写寺院特有之事物:香、幡,描写中,语带禅机。去年的香火已化作香灰,香灰已冷;今年的香火犹在燃烧,香灰应热。而就在这冷与热、生与灭的不息变化之中,禅也在无言地传递。后夜风起,后夜风凉,后夜风劲,就在这静夜里,殿前幡飘飘而动。就在这动静之间,夜昼之间,让读者似乎体悟到了禅意。于是,作者与院中僧谈起了他的心得。禅自然不在言语之中,作者于是有“性昏”及“学浅”的谦辞;但非言语又无从呈其心得,特别是当他的表达得到僧人之认可,更觉十分欣喜,也增添了信  
卢纶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

唐代杜甫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
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茫茫天造间,理乱岂恒数。系舟盘藤轮,策杖古樵路。
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
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凤凰台台上有石甚奇前为陈光禄移去竟沉江中

明代余继登

李白游白下,曾为凤台吟。凤去几千载,台名直至今。

我来登此台,秋色亦已深。高台久荒凉,古木尚阴森。

但对骢马客,不闻彩凤音。游览未终竟,斜日下高岑。

好雨从西来,凉气袭我襟。台上有奇石,闻向江中沉。

利令石可移,恻焉感予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林隐逸

明代王恭

家住双旌久不回,一瓢江上独倾怀。篝灯坐听风林雨,穗帐閒荒药径苔。

西州别后羊昙泣,楚泽春深宋玉哀。我欲持觞酹芳草,夕阳何处是泉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意十二首 其八

明代于慎行

我行秋江曲,睹彼蕙与兰。紫茎发绿叶,秀色若可餐。

芳馨随风转,郁烈不能干。采采不盈掬,思以遗所欢。

所欢在天杪,道路阻且难。弃置委空谷,将随百卉残。

佩帏岂不充,无乃蒯与菅。兰芳非有待,所佩诚足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杨从事

明代李昱

屋近青山云满坳,树翻红叶鸟争巢。不贪杖屦频开径,正想旌麾出远郊。

浊酒赊来同友吃,新诗改罢唤儿抄。缘知日暮空吟望,自向亭中作解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马长城窟行 其二

明代史鉴

候骑至朝那,烽火照甘泉。地利既失险,关城俱戒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渡西溪

清代陈经

曙色前山外,微茫一叶舟。清霜残月晓,独树生原秋。

浦口来鱼榜,沙头过水鸥。女墙才数尺,隐隐隔芦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郭熙画扇 其一

宋代李之仪

蹇驴破帽耸鸢肩,石里长松欲到天。六月尘埃汗如洗,始知立意不徒然。

卢纶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