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204篇诗文
吴兴一士气貌醇,儒冠落魄甘长贫。医家诸书总贯穿,有病有药即与人。
山中僦屋不肯出,苦厌城市多嚣尘。得钱沽酒饮即醉,指点富贵如浮云。
时来西湖住几日,所宿随夜餐随晨。过门与我谈抵掌,百无一伪皆天真。
疾恶如雠每愤激,正坐时命遭其屯。人生除贫贫则已,五鬼到此安能神。
天以清名补寒饿,昔之隐者人皆闻。圣贤法则吾岂敢,乡里小儿安足云。
况君能医当济世,未叹行路常踆踆。伸眉一笑索我别,北风吹雪来缤纷。
溪畔无钱附归去,垂橐不管妻子嗔。青山白石大自在,且复挂子头上巾。
江湖多芦识者少,岁晚远游须待春。君不见舍中之长眼眦肉,岂解善事长桑君。
柳圈辞
暖烟飘,绿杨桥,旋结柔圈折细条。都把发春闲懊恼,碧波深处一时抛。
野溪边,丽人天,金缕歌声碧玉圈。解祓不祥随水去,尽回春色到樽前。
问春工,二分空,流水桃花飏晓风。欲送春愁何处去?一环清影到湘东。
步春溪,喜追陪,相与临流酹一杯。说似碧茵罗袜客,远将愁去莫徘徊。
秉兰芳,俯银塘,迎致新祥祓旧殃。不似汉皋空解珮,归时襟袖有余香。
醉留连,赏春妍,一曲清歌酒十千。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
太古日巳远,转觉浮伪并。不闻金兰契,岂愿同盘盟。
浮云无定态,流水难西行。滔滔势利间,岂识韶濩声。
翻思机巧徒,明灭风前灯。闭门绝闻见,所亲惟父兄。
丈人忽来过,雅淡振轩楹。山禽竞喧呼,童稚亦欢迎。
清诗多古调,妙论超时英。富贵苟不累,贫贱孰能萦。
群贤共舒睡,万物属品评。星斗罗奇襟,风云动高情。
瞿瞿世仪表,济济古冠缨。孰知枳棘间,尚有鸾凤鸣。
鲰生寡交接,游息在村坰。偶玆观美德,夙兴当服膺。
幸托龙门赏,终期崇令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