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罗浮山父与葛篇

唐代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葛布轻柔,织得像江上小雨般细密透明,穿上葛衣,像六月的雨中吹来凉风。
当罗浮老人把葛布拿出山洞,千年石床上响起了鬼工吝啬的哭声。
天气闷热,毒蛇粗喘把山洞弄湿;江中的鱼儿也停止觅食,含沙直立。
真想裁剪一幅湘水中天光倒影似的葛布,吴娥不用担心说剪刀不够锋利。

注释
罗浮山父:指罗浮山中老人。罗浮山:在广东省境内。葛:葛布。
依依:轻柔披拂貌。此处形容葛布柔软。江雨空:形容葛布就像江上的细雨细密透明。
兰台:战国时楚国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此处泛指南方。

赏析

  此诗开头二句有“江雨空”、“兰台风”等字眼,像是描述天气,其实不然。“江雨”是说织葛的经线,光丽纤长,空明疏朗,比喻得出奇入妙。“依依”形容雨线排列得整齐贴近,所以“宜织”。以这个副词“宜”字绾连“织”和“雨”,所织的为雨线之意便明白易解。“织”字把罗浮山父同葛联系起来,紧紧地扣住诗题。次句则以“六月兰台风”写出葛布的疏薄凉爽。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瑳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诗人巧妙地用六月的风比喻葛布。“雨中”二字承上句来,再一次点明以“江雨”来比喻葛的意思。“江雨空”,从视觉写葛布的洁净,有如雨后晴空;“兰台风”,从感觉写葛布的精美。这种绮丽而离奇的想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间,说罗浮山(在广东省境内)中的一位老人赠送给诗人一块葛布,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李贺一生从未到过博罗一带,这首诗的题材可能是虚构的,也可能是根据传闻加工而成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21-1022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2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黄安期推官

宋代刘攽

退之谪阳山,始得区生喜。其后迁揭阳,颇复称赵子。

穷荒非人境,瘴海绝涯涘。亲识久去眼,此言不到耳。

所欢诚易为,未必尽洵美。谕如逃虚空,闻人足音尔。

我来衡山阳,情况本异此。一意等万殊,何尝分远迩。

四海皆兄弟,蛮貊固州里。而于择友间,颇戒不如己。

乃得黄夫子,风韵淡如水。为学本之性,言文贯于理。

遗我累幅书,磊落字盈纸。不诡亦不矫,不华仍不俚。

胡为连城珍,韫藏椟与匦。赏心一何快,区赵非所拟。

昔我在朝廷,尝得二三士。声名未振发,自任以为耻。

于今复何能,有志而已矣。譬将助飞迁,身方在泥滓。

作诗写吾心,词殚意未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始入州谒宣尼庙二首 其二

明代胡应麟

厥初水精帝,肇迹维山东。乡闾表凫绎,胤胄延龟蒙。

胡为姑蔑墟,亦有文宣宫。时维赵宋末,兵戈竞华戎。

渡南实孔裔,大衍三衢宗。精灵动世主,锡命传丰隆。

沿流洎明代,奕叶驰皇封。创祠视曲阜,貤恩逮无穷。

清华世世及,岳降齐申崧。两宗峙南北,辉赫罗章缝。

至今太末里,恍忽邹尼风。我来谒遗像,三叹钦遐踪。

皇皇六萟轨,万古侔穹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有感用叔测韵

明代王彦泓

仅喜他人不我先,此诗才读便愀然。素娥计险思奔月,紫玉愁深恐化烟。

残夜枕函香泽满,隔年衣袖唾花溅。一生长羡金泥蝶,颤向钗边与镜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园秋兴

清代车万育

爱与吾庐近,开扉步即舒。傍云朝选石,趁月夜摊书。

深树鸣蝉处,高楼过雨初。悲秋人已往,痛饮说三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辰人日雨雪

宋代朱翌

此地从来僻,今朝自古阴。
五年犹作客,一饭敢虚襟。
春色岂终閟,晨光宜早临。
国香无恙否,抱雪秀深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郑州邵资政

宋代曾巩

江夏无双誉,菑川第一才。
笑谈成黼藻,咳唾落琼瑰。
紫气锋铓露,青冥羽翼开。
隽游追暮府,高步集蓬莱。
探讨篇章洽,研磨术业该。
九宵新汉邸,万目注梁台。
选择真儒用,招延急诏催。
衣冠惊角绮,宾友重邹枚。
每右横经席,宁虚置体杯。
八荒披日月,万里散云雷。
始去东山榜,俄参北斗魁。
庙堂奇计得,羌虏鸷心摧。
帝念人求旧,朝须汝作梅。
避荣言屡切,请外志难回。
际海归封略,连吴入剸裁。
夕冰承命出,昼锦过乡来。
许国风猷壮,容民宇量恢。
节旄恩换镇,京室地称陪。
赐觐亲中扆,通班接上台。
壶浆空度洧,公位在三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 题渔父图

元代沈禧

烟波深处。占断溪山趣。逢着忘机闲伴侣。旋斫锦鳞烹煮。隔船相唤相呼。瓮头酒尽须沽。醉后都忘尔汝。生来不识荣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江南 其九

清代周星誉

重九节,记得沪城宵。翠鉔帘栊莺歌盏,珠灯楼阁鹧鸪箫。

夜夜醉红桥。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