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 其八

清代苏镜潭

匹夫重意气,手刃所甘心。可惜轵里辈,重利趋黄金。

苏镜潭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 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灵台镇赠丘岑中丞

唐代窦庠

晓日天山雪半晴,红旗遥识汉家营。
近来胡骑休南牧,羊马城边春草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赴职湘潭

唐代李洞

南征虽赴辟,其奈负高科。水合湘潭住,山分越国多。
梅花雪共下,文□□相和。白发陪官宴,红旗影里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韩伯声涉趣园八景 其八 涓流泉

明代张萱

瑟瑟如迸珠玉,冽冽不浸苞稂。入口疑尝石髓,沁脾尝带花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三

明代杨士奇

闻说延真戴道士,年来尘事不关渠。松根千岁苓堪食,只办焚香礼玉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过序公戏赠并喜徐编修缙迹访二首 其二

明代李梦阳

长安大道竹林西,李白寻僧花下迷。举杯恰对青天月,槛外惊传碧玉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和通判把菊有寄

宋代梅尧臣

湖边草树多,蠹叶已少色。
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
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
爱贵曾未厌,秋日短苦逼。
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
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
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千亩君封

宋代黎廷瑞

千亩君封,新移就、美泉天禄。形制古,椰樽嫌窄,瓠壶嫌俗。爱酒步兵缘业重,平生所愿何时足。再来生、竟堕此林中,充其腹。秋入洞,鉴金筑。春出户,跳珠玉。想宜城九酝,叶光凝绿。驴背夕阳同倒载,醉乡只在篔筜谷。问东坡、何独饮松醪,还思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答子践

元代黄溍

不谓飞霞佩,珊然寂寞滨。相看今雨夕,渐近长年人。

往事惊如梦,何峰拟卜邻。平生千里驾,还往得辞频。

苏镜潭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