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 39篇诗文山城地僻嘉卉悭,居人植花多卷丹。何年分种入官舍,占断地位殊宽闲。
蔷薇一架伴幽独,亦有中黄数株菊。只兹便可结三友,奚但清松与梅竹。
春风桃李初阑珊,此花吐艳当晴轩。芳心寂寞凝丹粉,锦片分明洒墨痕。
一年一度逞颜色,秋去条枯了无迹。根藏生意待东风,又见亭亭高数尺。
旧闻此花今见之,却怪古人知者稀。君不见山矾未逢黄鲁直,槁死林间孰能识。
古砖何年入古穴,穿井出之土脉裂。十丈寒泉閟不泄,冷光一道吹阴雪。
金石匪儗色则铁,擘处恰似神工掣。有渍蚀痕蘸鬼血,其纹错缀细如缬。
面稍平之微凹凸,凹者似藏轻沈涅。以手揩摩气尚馝,锐首丰下存朴拙。
天然制与雕锼别,前人作事多不劣。不取其全因其缺,孤赏肯留耳目亵。
誓与重泉共封闭,神气澌尽土气歇。岂料终为后人窃,穴之所有化尘屑。
砖立其中神孑孑。或言文士精所结,毕竟难将物理洁。
奇物从来运世阅,一砖可悟恒沙劫。
世间万事难具陈,伯桢乃作外台臣。仰天大笑去不顾,抛却金紫如埃尘。
吾辈亦是奇男子,肯令行止由他人。世间万事谁能保,伯桢复走长安道。
囊中白简久模糊,腰下黄金尚美好。光阴去去如流水,六七年来复如是。
当日英雄安在哉,空令姓字污人齿。路人共指关西子,七尺肮脏犹如此。
春花正发玄都观,暮云空锁平津里。伯桢与君别来久,穷交醉汝一杯酒,胸中磊块能浇否。
陶令当年懒折腰,陈生有日终开口。饮君酒,为君歌,所得漫言比仲多。
西夏豺狼虽授首,北海鱼龙未偃波。中原白骨莽相望,赤子恐弄池潢戈。
丈夫报国须少壮,问君意气今如何。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