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甲子1924夏自香移寓鹭屿

清代苏镜潭

平生枉薄邯郸儿,中岁乃作新安客。邓禹何曾解笑人,一身飘泊长镵白。

南归休恋故乡鱼,斜日双江秋水隔。妻孥牵衣向我啼,未免忍饥交相谪。

苏镜潭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 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十

宋代李祁

岭背斜阳似断虹,高楼远望路无穷。回头七十年间事,尽入孤鸿出没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十二咏 其十一 意在亭

金朝李俊民

绿水古今流不尽,好山前后势相连。适来荷蒉者谁子,应笑有心哉此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

明代张元凯

风尘犹道路,湖海自浮沉。浪说交张耳,何人识季心。

霜留三尺剑,星散一囊金。落落飞腾志,空知返故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赵家围

明代霍与瑕

衰年邬子渡,少日赵家围。风物寻常是,波涛胆量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鱼不食四首送柏山 其三

明代张子翼

鱼不食,倚江皋。起弄山月霜天高,商歌激烈声长号。

仰俯天地此生豪,钓出三山系六鳌。君不见磻溪子,鹰扬八十奋时髦,何如东海趁春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神子·阑干掐遍等新红

宋代李之仪

阑干掐遍等新红,
酒频中,
恨匆匆。
投得花开,
还报夜来风。
惆怅春光留不住,
又何似,
莫相逢。

月窗何处想归鸿,
与谁同?
意千重。
婉思柔情,
一旦总成空。
仿佛么弦犹在耳,
应为我,
首如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清湍亭韵二首 其一

宋代朱熹

上下青山今白头,穿云入坞未能休。因君去觅仙洲路,却叹周南独滞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白公严韵谢其寄酒与柑

元代许有壬

任城绿醑侑黄柑,远寄山中岂所堪。香雾噀人醒易解,不教飞梦到江南。

苏镜潭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