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千秋金镜唐元龟,苞桑镜见龟灼知。女主为祸已云惨,天宝之乱尤危疑。
九龄早悟绸缪诗,其奈哥奴基棼丝。外人何得与家事,旋闻潜纳河洲睢。
席誇禄儿李裴和,助桀为虐几乘危。趣之使乱果为谁,张巡庙哭祇涕垂。
高将军固非远虑,掉头肯和金刀篪。四镇休罪高仙芝,张垍早措平章辞。
望贤宫中例忍饥,金刀胡饼方效奇。事有至难已言之,贼心包藏久窃窥。
春秋知我盍罪我,监国引嫌孰维持。颜笔劲节霜筠似,元文秋月华星如。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