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唐代杜甫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
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若访衰翁语,须令剩客迷。
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
枕带还相似,柴荆即有焉。斫畬应费日,解缆不知年。
牢落西江外,参差北户间。久游巴子国,卧病楚人山。
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寒空见鸳鹭,回首忆朝班。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八 砖镜亭

元代张翥

曹溪一祖后,衡岳世多贤。分得灯相续,提将印密传。

法音风万籁,禅性月中天。珍重磨砖喻,微机要自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云际题壁

元代萨都剌

长吟入云际,袖拂日边霞。摩挲织女机,柱杖倚灵槎。

闻说名泉奇观,倒泻银河千丈玉乳溅飞花。寄语陆鸿渐,我有武夷茶。

令仆支铛僧,扫叶鹤看家。不妨茶罢酣歌醉饮,直到日西斜。

满笔淋漓醉墨,应有山灵夜护林壑动龙蛇。秉烛下山去,渡口月笼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雨呈原都宪

明代祁顺

齐鲁之壤宽且饶,数月不雨成枯焦。老龙惰职晴乌骄,天气赫赫蒸炎熇。

河流将涸林欲凋,陇麦未长禾未苗。邦人骇惧心欲烧,共虑凶歉生无聊。

明公巡视初停轺,怅念民隐增烦怮。竭诚致祷朝复朝,期彼甘泽来飘潇。

精神一念格九霄,孰谓天道廓以辽。雷车鞭动电帜摇,丰隆屏翳相招邀。

马上点滴倾天瓢,一洒二日仍通宵。郊畴沾渥千里遥,宜耕宜播宜耘穮。

大地涌水平溪桥,草木秀发争妖娆。闾阎欢及耄与髫,公庭庆忭多宾僚。

谓公为政政有条,谓公视民民不恌。德盛致祥旱虐消,此感彼应何昭昭。

愿公自此更迁乔,大展谋谟匡帝朝。上追稷契禹皋陶,致君如舜如神尧。

燮理经纶功独超,风和雨顺玉烛调,当见四海同歌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上人祝寿

明代黄公辅

阮水流涓涓,高僧三笑前。菩提空是色,檐卜静馀妍。

不悟心悬镜,那知舌生莲。小年何足问,憩意也中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怀 其六

清代孙元衡

梦飞九万里,举手叩天扉。正绥驰黄道,执戟护紫薇。

氛翳有时见,廓清先一挥。引弓射天狼,血溅青云衣。

功成酌北斗,日月有交辉。乞身但长揖,骖鸾愿旋归。

一朝谢封赏,万劫无是非。为语功名人,素心不可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汤西崖归西泠

清代陈锡嘏

马蹄经岁踏京华,忽逐征鸿去路赊。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流子  为鹿城李三一寿 掖门感旧

清代吴伟业

咸阳三月火,新宫起、傍锁旧莓墙。见残甓废砖,何王遗构,荒荠衰草,一片斜阳。

记当日,文华开讲幄,宝地正焚香。左相按班,百官陪从,执经横卷,奏对明光。

至尊微含笑,尚书问大义,共退东厢。忽命紫貂重召,天语琅琅。

赐龙团月片,甘瓜脆李。从容晏笑,拜谢君王。十八年来如梦,万事凄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南台察掾张志学赴都

元代周棐

蓬莱宫阙五云间,天上群仙集佩环。珥笔每同花下散,玉珂时听月中还。

清秋幕府芙蓉静,白日门屏獬豸閒。浩荡天风吹鹤驭,春朝入觐紫宸班。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